【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贵州赤水市正在用“以竹代塑”的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赤水市竹林资源丰富,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国竹子之乡”。位于赤水西南部的黎明村,曾是省一级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

如何以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此,赤水市与联想集团在黎明村共同打造全国首个“以竹代塑”绿色示范点。截至2022年,该村人均竹林面积达14亩,单是竹产业收入每年人均1.2万元,是赤水市51个贫困村落“靠竹致富”的缩影。“该集团使用的竹纤维包装原料就来自我们赤水的竹子和竹浆板,没想到咱们的竹子走向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黎明村老支书王廷科自豪地说。

“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可直接替代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联想集团包装研发负责人白岩说,2008年该集团引入可降解竹及甘蔗纤维包装技术,通过工艺创新、环保材料研发等手段逐步淘汰塑料包装。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该公司创新推出兼具轻薄与可再生优势的竹纤维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用量4137吨。仅2023年,其就用竹纤维包装替代超过1400吨塑料。

“新型竹纤维包装材料不仅绿色环保、符合各国的环保要求,而且更加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运输碳排放。”白岩说,该集团计划2024年在所有商用笔记本产品上实现竹纤维包装的规模使用。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呼吁全球共同探索以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减少环境污染。

如今,赤水已经形成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竹食品四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之路。目前,全市共培育竹类加工企业(含作坊)近300家,推出了10多个领域300多个品种的下游产品,2022年竹产业产值达74.6亿元,竹产业综合收入占到了GDP总量的50%左右。

(受访者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