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13亿吨标准煤,在2021年,我国的可回收的余热资源规模在17.66亿吨标准煤,但是实际用于发电的大致在5.03亿吨。由此可见,我国余热资源利用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余热发电行业的市场前景也较好。我国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这一目标,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且倡导能源梯级利用,进而实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利用。由此可见,我国余热发电行业利用率将成稳定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余热发电行业概述


(相关资料图)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 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

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

余热发电从发电所用原料的角度看,属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一种;从应用的领域看,它可广泛应用于水泥、玻璃、钢铁、化工和煤炭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和领域。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浮法玻璃窑余热发电技术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他如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余热发电技术亟待发展。我国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巨大生产规模为这些行业余热发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机遇。

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潜力分析

我国工业体系庞大,国内可利用的余热资源丰富,目前我国部分领域余热发电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已到达国际领先水平,余热发电效益、发电效率在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各行业余热资源利用率仍较低,余热资源整体利用率约为三成,未来我国余热发电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环保问题、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国家政策大力倡导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发电就是一种能源循环利用方式,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受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部分省市和企业建设积极性提高。例如,2019-2020年,烟台市完成工业余热和新能源供热改造面积914.35万平米,华能八角电厂为市区最大的热电联产热源,供热面积达到826万㎡;西气东输吐哈段了墩压气站余热发电项目在哈密正式送电投运,标志着新疆东部首个燃气压缩机尾气余热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2020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13亿吨标准煤,在2021年,我国的可回收的余热资源规模在17.66亿吨标准煤,但是实际用于发电的大致在5.03亿吨。由此可见,我国余热资源利用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余热发电行业的市场前景也较好。

随着余热发电的技术日益成熟,国家对能源的重视,对节能减排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可利用余热的企业都意识到了余热发电所带来的效益。对发展余热发电项目持积极态度。但限于项目投资资金大,技术复杂,致使很多企业想上项目可最终因为资金技术的原因没有上成。鉴于这种情况 现如今国内涌现出不少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投资余热发电,即由节能公司投资资金和采购所需设备,技术来为企业建设余热发电项目,项目产生效益后在效益里回收投资的模式。

我国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这一目标,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且倡导能源梯级利用,进而实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利用。由此可见,我国余热发电行业利用率将成稳定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余热发电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余热发电行业的市场规模、余热发电市场供需求状况、余热发电市场竞争状况和余热发电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余热发电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余热发电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余热发电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