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在位于涪陵高新区的青山实业瑞浦兰钧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轰隆作响。作为涪陵区今年重点推进的三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之一,自今年5月开工以来,瑞浦兰钧项目便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挂图作战,抢先抓早,一天一个样。

汽车制造业在涪陵工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但前些年,在经历了因疫情造成的减产、停工、外贸流通受阻等多重压力后,涪陵的汽车制造业一度有些萎靡。然而今年上半年,涪陵汽车制造业快速回暖,实现了止跌回升,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6.1亿元、增长6.7%。受其拉动,涪陵工业整体呈上扬势头强劲。

在近期出炉的我市各区县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涪陵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6.1亿元,带动GDP同比增长6.4%,增速名列第一。


(资料图片)

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

增加海外订单

“海外订单的增加,是推动涪陵汽车制造由负转正的首要因素。”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日本、欧洲为代表的老牌汽车制造基地尽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但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在起步阶段,而涪陵瞄准国外市场的需求空缺,持续加码智能化、绿色化汽车制造转型,“如今全区有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投产企业34家,今年1—7月实现整车出口10.34亿元,同比增长144.3%。”

“在全球消费疲软背景下,我们更加注重将产品优势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涪陵工厂负责人介绍。鑫源汽车是涪陵唯一一家整车制造企业,产品出口欧洲、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今年以来,鑫源新能源动力汽车在南美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表现十分亮眼。

据了解,涪陵多家汽车零配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生产更加多元、丰富的个性产品,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今年上半年,我们一连上了好几个大项目,直接带动欧洲市场的出口额整体翻番。”涪陵三爱海陵海外销售部负责人说。

三爱海陵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势,他们正计划调整产业布局,从传统汽车零配件生产向新能源汽车应用产品全产业链拓展。

数据显示,上半年,涪陵33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合计出口0.12亿元,同比增长78.3%,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表示,“下半年海外市场前景依旧可观,在手订单饱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本地车企更好“走出去”,涪陵区针对保税贸易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譬如,今年以来,涪陵综保区就联动相关口岸,开辟了整车出口新通道,企业在实际离境前就能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在为经营企业减轻资金压力的同时,还提高整车出入区效率,缩短出口车辆通关时间。仅上半年,综保区就帮助本地汽车企业提前退税2800万人民币。

技改升级

提升产业链韧性

走进美心翼申的恒温机加工车间,没有机械运作发出的“嗡嗡”噪声,也没有“火光四射”的场景,一个个铝合金涡旋盘毛坯件经过加工后,呈现光滑如镜的金属质感,被用作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上的重要零部件。

据了解,美心翼申下游合作方不乏有长安、五菱宏光等大牌龙头企业,今年公司启动了上市计划,有望在年底登陆国内主板。作为一家成长于涪陵的汽车零配件企业,美心翼申背后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我们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说。

比如铝的密度仅为钢的1/3,用它制作的涡旋盘,重量能比普通钢材减轻30%到40%。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放量,轻量化车身车架等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早在去年底,美心翼申就捕捉到这一行业风向,开始尝试用铝件替代传统钢材,加工生产汽车零部件。

针对铝材对温度、湿度的高敏感性,去年底,美心翼申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涪陵首个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恒温恒湿车间,将零部件的打磨精度控制在0.015毫米左右。“这相当于误差范围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40,对比普通机床只能打磨到0.02毫米的精度,我们的优势非常明显。”该负责人说。

需求减弱、成本上涨、供应链结构调整……在涪陵区相关负责人看来,面对多重复杂因素交错叠加,实施生产端技术改造,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围绕汽车制造,涪陵已形成了“整车+零部件”的垂直配套产业链。今年以来,该区重点抓车间数字化改造,包括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产业大脑等,不仅为企业节本增效,还促进了产品的迭代升级。截至目前,涪陵区汽车制造产业已建成华晨鑫源汽车生产等智能工厂1家,三爱海陵卡车气门生产等数字化车间7个,拥有包括鑫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在内的13家研发机构。

瞄准关键零部件

打造产业集群

汽车是涪陵的传统产业之一,但过去这些产业更多的是围绕传统燃油汽车发展,要快速抢占新能源汽车“新蓝海”,涪陵还有不少困惑。

一方面,区域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一些重要环节缺乏相应的企业补强,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还主要依靠外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部分汽配企业面临转型困难。事实上,对汽车配套商而言,单独创新的风险很大,他们更希望能由龙头带领,与下游整车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进而反哺生产线,引导技术进步。

延链补链,要补出关键零部件。

在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一下子就把目光聚焦在整机、整车的终端龙头,反而容易感到迷茫,他们更希望找准区域的产业定位,培育、壮大一批细分领域的龙头,打造出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今年涪陵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配套产业的目标任务,瞄准动力电池这一关键产业链,引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补链项目,促进动力电池与下游零部件组装、材料生产、整车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瞄定动力电池重大项目,涪陵区成立了工作专班,牢固树立“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服务理念,全流程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产。

“从立项开工、建成投产到生产运营,政府部门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堵点难点,确保我们能轻装前行。”青山实业瑞浦兰钧项目负责人说。

立项之初,瑞浦兰钧就面临用地难题,服务专班督促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在高新区范围内协调了近千亩的建设用地,并对项目审批、材料报审等全程包办,坚持解决问题不过夜,在同类项目建设中,跑出了“加速度”。

“当前,我们正加快推进青山实业瑞浦兰钧年产30GWh电芯项目与赣锋锂电、吉利电池三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72GWh动力电池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系统产业、轻量化材料产业将实现产值140亿元。”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左黎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