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某县花费700多万元建造的“牛郎织女”雕塑,被一些网友评价“又贵又丑”。
每一笔公共预算,都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当地斥巨资打造的文化地标,该雕塑究竟是不是形象工程,目前网友尚有不同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地标既要“合规”更要“合理”,而合理性往往在文化“地基”上产生。当地建这座雕像,是为了配合其“七夕发源地”的“城设”。有媒体梳理,全国有7个地方都自称“七夕发源地”。该地“突围”的急切可以理解,一座雕像能否当此大任恐怕存疑。不妨想想,有多少游客会为一座雕像专程旅游“打卡”呢?文旅不分家,多数地方“被看见”,靠的是文化表达上的特色亮点。表层的展示无法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各地应对各自的历史人文禀赋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创意的表达呈现出来,以此满足现代人的审美与出行需求,实现“出圈”。
地标本是“空壳”,是文化赋予了它“生命力”。中国四大名楼,各有名篇佳作为其铸魂,支撑它们历经多次毁建仍流传至今。一个地方想发展文旅事业,仅靠建“壳子”是不行的,还要学会向文化要“答案”。就拿七夕文化来说,其作为传说,能留下的历史遗存几乎没有,但可供“做文章”的切入点反而不少:从七夕的美好爱情故事入手,能否策划高水平的演出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鹊桥相会”反映着古人的天文观,可否组织天文、摄影爱好者共赴一场“星象之旅”?在民生诸事中找到与文化的结合点,把钱花在老百姓能实际感受到的地方,即便见效不快,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当地形象,为量变引发质变做积累。比如说,台盘苗族“六月六”吃新节的传统,是“村BA”迅速走红的“摇篮”,没有长期的文化积累,就没有后来的火遍全国。
文旅事业讲究厚积薄发,相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经费和精力花在厚植文化底蕴上。文化地标不是不能建,而是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感到“顺理成章”。希望更多地方从观念上到能力上全面“更新”,别再让“用力过猛”的地标“重出江湖”。(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