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专栏,帮助你利用心理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人,前1/3免费阅读


(资料图)

程志勇是一名退伍兵,只在部队里当过两年兵。他有一个战友群,里面不仅有他那一届的战友,还有一些他不认识的战友。

群主是程志勇的战友,并且关系也非常好,群里的战友也经常聚在一起,本以为大家会一直这样和和睦睦的相处下去,结果发生了一件事,让这个群以及这些友谊不复存在。

有一位战友突然患病,群主就建议大家捐一点钱帮助这位战友,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群主却让大家每个人都捐10000元,并说大家都是战友,这点钱不算什么。

这个数字对于群主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于是,在群主的咄咄逼人下,程志勇和其他5名战友都退群了,最后群主也觉得面子挂不住,直接把群解散了。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没错,就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道德绑架。这个群主在有意或者无意地道德绑架,让大家捐出巨额数字。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一种心理操纵策略,它利用了人们对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在道德绑架中,施加者试图通过激发受害者的道德内疚感、羞耻感或责任感来迫使他们做出某种行为或决策,即使这种行为或决策可能与受害者的真实意愿不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绑架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和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在道德绑架中,施加者可能试图改变受害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评价,使其产生道德内疚感或责任感。

通过改变受害者的认知和评价,施加者可以影响受害者的决策和行为。

权威性和社会影响

道德绑架通常涉及到施加者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施加者可能利用他们的权威地位、社会地位或群体压力来影响受害者的决策和行为。

受害者可能会感受到来自施加者的压力和期望,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在道德绑架中,受害者的道德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他们对道德绑架的反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