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元和队友拖着桨板营救楼内被困群众。受访者供图

7月31日深夜,王桢元和他的同伴坐在铲车的车斗上,蹚着积水,进了北京房山一个小区。夜已很深,因为停电,周围几乎没有一点光亮,只有车头的灯光在黑暗中笼出一小片光亮。大雨仍然在下个不停,雨滴敲在他的安全帽上。

王桢元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大二学生,也是北京蓝天救援队公共安全潜水组成员。在校期间,他始终热衷于公益。


【资料图】

受台风“杜苏芮”等因素影响,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平均降雨量达到331毫米,83小时内降雨是常年年均降雨量的60%。门头沟区平均538.1毫米,房山区平均598.7毫米。

“在7月底发出暴雨红色预警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备勤了。在风险比较高的时期,我们打开手持电台24小时待命。这不是我第一次参与救援,但确实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规模的。”王桢元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房山接到了第一项任务,去某小区疏散受困群众。有一位老人被营救出来以后,要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我们的队员搀扶着他,他就腾出一只手,向我们周围所有的队员竖起大拇指,一直连续高喊,‘你们太棒了!’”王桢元回忆。

当时,房山的积水已经齐腰深了。这个年轻人推着桨板、背着物资,跟队友一起,一个单元又一个单元地搜救确认,将受困的群众转运出来。

整个救援期间,雨一直断断续续。这些救援队的成员也不得不讨论遇到山洪或其他情况的应急预案:现场车辆如果拉响警报的话,所有人马上扔掉手里的东西上车撤离。

幸好,这样的情形没有出现。

深夜的任务更加危险一点,一位老人被困在了地下室。据王桢元回忆,进入小区的很长一段路已经完全被水淹没,而且水有深有浅,水底下还有杂物,以至于船也不太方便进去,“底部容易刮坏,船也会打桨”。

最终,救援队决定用铲车把救援人员和物资送进去,他和队友带着两台抽水机,坐在车斗里面,被高高地举起来。

他们要进入的地下室有个消防门,外边水位越来越高,消防安全门又有一定的密封性,外面水位起来后,困在里面的老人也无法打开这扇门了。随着水位越来越高,地下室外边已全是水了,幸运的是,老人所在房间的屋顶比外面的水位高出30厘米,留下了一个小“气室”。

王桢元告诉记者,蓝天救援队的潜水员到达现场后,在浑浊洪水中下潜多次,试图找到进去的通道,可惜未能成功。再加上两名潜水员因水温太低险些失温,救援队最终调整了方案,决定先用抽水机把地下室的积水排出一部分,让顶上露出一定空间,再由救援队员进去给老人穿上浮力马甲,拖带出来。

通过消防队员打开的一条缝隙,王桢元贴在墙上,把自己的灯往里照着,观察老人的状态,跟她说话确保其意识清醒,“让她心情放松一些”。

最终将老人救出来时,王桢元注意到,对方腿上受了伤,其中有一道伤口将近10厘米长。

很多人问过王桢元,救援时有没有害怕,他的回答是:“害怕是肯定的,这大概是人的本能。但是我和我的队友从来没打过退堂鼓,从领任务开始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救援环境通常很复杂,水底下有各种各样的杂物,甚至有电动汽车、冲倒的电线,这都需要我们加倍小心。

几天连轴转下来,王桢元和同伴转移受困群众、危急病人,搭建通信渠道,最忙的时候,一天高强度工作超过15小时。在房山区、门头沟区,他和他的同组队友累计转运了80余名受困群众。

这个21岁的年轻人,是因为暑期实习才留在了北京。在这次深入到救援一线之前,王桢元已经在蓝天救援队参与过好几次行动了。

实际上,他加入蓝天救援队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今年3月,在公众号上看到了蓝天救援队的招募宣传后,王桢元就报了名。4月,他正式加入蓝天救援队。

灾难到来时的逆行而上,少不了平日里的专业训练。在成为蓝天救援队队员后,他每周都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潜水、抛绳包、组装驾驶冲锋舟、医疗救援等等。

“之前从媒体上了解到蓝天救援队,我一直对他们十分仰慕。我平时也对救援的相关内容很感兴趣,身边的朋友也有蓝天救援队的队员,通过对方的社交平台,了解过出任务时的情况。”王桢元说。

这位北航学子希望,能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