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壹健康再冲IPO:年营收超20亿 仍陷重营销轻研发困局)

近日,广东壹健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资料图片)

壹健康的前身是以销售减肥产品起家、凭借“想瘦哪儿就瘦哪儿”的宣传语成名的绿瘦健康,于2021年11月更名壹健康。壹健康自2015年便致力于资本化道路,但多次上市均失败。与此同时,壹健康在发展中,多次陷入套路营销、虚假宣传等负面舆论。

目前,壹健康成功打开慢病管理市场,表示公司业务由销售传统减肥产品转变为集体重管理和慢病管理为一体的提供全面数字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的平台。

公司目前业绩实现扭亏为盈,连续两年毛利率超过70%,成功拓展慢病管理业务,当下再次冲刺IPO是否能有新的结局?

重营销轻研发

壹健康成立于2009年,靠体重管理业务发家。2014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壹健康走上数字化之路,其线上核心服务主要依靠自身打造的“好享瘦”APP,截至2022年末,累计注册用户超过523万名。

与此同时,壹健康在2017年拓展了慢病管理这一新业务。线上主要通过“壹邦”APP实现服务的深度跟进以及与客户的实时交互,线下则依托体检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定制服务。目前,壹健康的业务主要由体重管理和慢病管理这两大核心板块构成。

在壹健康业务规模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营销费用亦水涨船高。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其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9.18亿元、10.44亿元和14.0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4.8%、58.2%及57.8%。

从销售及营销费用结构来看,壹健康大部分开支来源于互联网流量购买和人工成本,2022年这两大类开支分别为9.15亿元和3.81亿元。2022年,壹健康尝试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导致互联网流量采购开支增加。

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壹健康拥有6114名员工,其中销售人员数量为2703人,占比达到44.2%。截至2023年5月31日,新开设的慢病管理服务团队人员有1999人。

无论是销售费用,还是销售人员占比,均可以看出壹健康重视营销的发展策略。而作为一个消费医疗企业,壹健康的研发费用占比则较低。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2590万元、2700万元和2110万元,仅占总收入比重的1.3%、1.5%及0.9%。

不仅如此,壹健康的研发成果亦屈指可数。壹健康旗下有多种体重管理类以及慢病类保健品,但有关保健品的发明专利仅有两项。

与此同时,壹健康并不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仅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相关OTC药品和保健品由OEM制造商和第三方提供。招股书显示,壹健康体重管理产品的品牌较多,预计于2023年推出的便超过45款。但截至2022年末,壹健康仅有5款保健品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

在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策略下,壹健康陷入口碑困局。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壹健康在12315和黑猫平台总计被投诉3011次。

拓展慢病管理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壹健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0.52亿元、17.96亿元和24.23亿元,净利润为1.87亿元、-1603万元和1.17亿元。

而2021年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因为体重管理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对于2021年体重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同比下滑,壹健康解释称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临时关闭体重管理分部销售及服务团队的办公场所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2年壹健康业务营收占比亦出现变化。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壹健康体重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16.08亿元、10.92亿元和14.05亿元,占比分别为78.4%、60.8%及58%;慢病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44亿元、7.04亿元和10.18亿元,占比分别为21.6%、39.2%及42%。

近三年里,慢病管理营收业务占据总营收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壹健康向客户提供的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提供OTC药品、保健品、智能硬件产品以及增值服务。

然而实际上,壹健康慢病管理业务的服务模式与体重管理业务存在相似性。体重管理业务为“五力合一”模式,公司针对慢病管理业务则推出了“健康3+6”模式,提供由慢病调理师、健康管家、医生、药剂师、营养顾问和心理咨询顾问组成的服务团队;体重管理业务旗下有好享瘦App,公司针对慢病管理业务亦推出了壹邦App,实现对慢病管理客户的实时沟通及深度跟进。

在上述发展模式下,慢病管理业务是否能帮助壹健康成功上市仍然存在较大疑问。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健康管理赛道门槛较低,行业同质化严重,这意味着竞争激烈。壹健康在面临竞争时可能存在一些优势和劣势。优势可能包括公司的规模和资源优势、品牌知名度、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劣势可能包括市场份额较小、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竞争对手较多等。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壹健康应该不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积极寻找市场增长点和机会。”

记者就营销与研发费用、慢病管理业务等致函壹健康,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内容来源: 中科财经

作者:龙敏 李琬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