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15日,陶勇在其个人微博晒出这张照片。这是他自受伤后,第一次公开自己在手术室的身影。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陶 勇
(资料图)
陶勇(左一)在为患者进行检查。
今年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在其个人微博晒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身着手术服,戴着色彩鲜艳的手术帽,正在专注地进行手术。看起来似乎是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却获得网友点赞十几万次,无数祝福涌进留言区:“太好了”“替您高兴”“祝您一切顺利”……
这是陶勇受伤后,第一次公开自己在手术室的身影。3年多前,一起恶性伤医事件让他走入公众视野。对这位把医学当信仰、以“天下无盲”为愿景的大夫,人们了解得越多,越心疼他遭此横祸,越害怕他从此一蹶不振。
3年多时间过去,许多人惦念着陶勇,他从伤医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吗?他现在一切都好吗?他将如何继续他的医学事业?
坚定自己的梦想
陶勇出生于1980年。在受伤之前,有人说“他是医学生最想成为的人”:28岁从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学博士毕业;31岁成为副主任医师,在葡萄膜炎专科门诊开诊;35岁成为主任医师;37岁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科研基金,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彼时,摆在陶勇面前的是一条清晰笔直的人生之路——在行医坐诊的同时潜心科研,沿着医学界前辈的路踏实地走下去即可。
然而,一场意外突然降临,把他拖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2020年1月20日13时50分许,陶勇在出诊时被一名男子持刀袭击,造成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骨外伤、枕骨骨折、失血1500毫升……
救治两周后,陶勇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他的左手却因伤势过重,形成永久损伤。那经过千锤百炼、刻意练习而成就的巧手,曾经给无数人带来光明和希望,却在短短的几十秒被毁伤得血肉模糊,导致他可能永远失去做手术的能力。
易地而处,试问谁能承受如此的劫难?
更令陶勇心寒的是,行凶者不是别人,正是被他诊治过的患者崔某。当得知行凶者的姓名,陶勇一度陷入震惊和悲伤。究竟该何去何从?
陶勇没有在负面情绪中停留太久。很快,他就从绝望的飓风里脱身而出,不再纠结为何遭此厄运,而是积极治疗、努力康复。在他的自传式杂文集《目光》中,陶勇这样写道:“砍伤我的人,我相信法律会有公正的裁决,我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扭曲而扭曲自己,我选择客观面对;碰伤我的石头,我没有必要对它拳打脚踢,而是要搬开它,继续前行。”
帮陶勇走出阴影、重启人生的,还有那些积极救治和关心鼓励他的人们。伤医事件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如潮水般向他涌来,给了他莫大的温暖和力量。“平凡的我也想通过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影响力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让更多人看到人性的善良,让更多的病患得到救治,让更多对生活迷茫和抑郁的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让更多从医或者打算从医的年轻人坚定自己的梦想。”陶勇说。
继续为大家服务
眼睛是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眼科手术对精确度的要求堪称苛刻。陶勇还未出院时,他的亲人、同事、朋友就担心他无法接受左手损伤难以恢复如初的打击。对此,陶勇却十分乐观豁达:即使以后真的无法再上手术台,自己还可以做研究工作,做公益工作,依然可以帮助患者。
2020年4月13日,陶勇出院了,他的左手仍没有知觉,每天仍需要花不少时间去做极其痛苦的复健。谁也没想到,出院仅一个月,他便恢复了出诊。
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陶勇挂念着那些没来得及做手术的患者,“因为葡萄膜炎是个慢性病,(治疗时间)隔得太长,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陶勇说,对他而言,最好的康复办法就是让自己有事可做,继续为大家服务。
不能拿手术刀的日子里,陶勇也未曾停歇——指导和培养年轻医生、开展眼科知识科普、为盲童捐款、免费为网友解答各种眼科疾病问题……陶勇不断思考并探索医学的边界与可能性。
2021年初,陶勇回到了手术台。那是一台白内障手术,陶勇本意推脱,是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催促他迈出了这一步:“我爸说了,你做他就放心,你不做他就不做。”在手术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陶勇拿起手术刀全程独立操作,10分钟不到,手术就顺利完成。
“不管如何,能够重新做手术就是一种最大的欣慰。”陶勇说,大家不用担心,他的右手功能基本正常,一些难度大的手术,他可以和同事一起完成。
如今的陶勇,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掰成了3份:60%放在医疗工作上,30%放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普,10%放在公益上。在医疗工作方面,他平均每周进行2—3台手术,其他时间多用来指导和培养团队的年轻医生。
“我是一名医生,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和同事一起把疑难眼病患者治好,必然要占掉我大部分的精力。”陶勇说,“目前,我们朝阳医院眼科33名医生,整体手术量比过去提升了三倍,团队‘作战’效率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陶勇希望把过去的经验变得可传承、可发展,因此必须要做科技成果转化,不停研发新的科技手段来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此外,他还希望通过投身公益给视障人群带去更多的温暖,让医学变成有温度的“人学”。陶勇说,以前他的“圆心”是医院,“半径”是诊室、药房和手术室,现在他的“圆心”还是医院,但“半径”增加了科技、科普和公益,他的“目标更加清晰了,天花板也更高了”。
握住科技这把“手术刀”
出版《保护眼睛大作战》科普漫画、参加眼科健康科普直播讲座、以“虚拟数字人”形式录制科普短视频……近年来,陶勇步履不停,利用多个平台分享医学知识和健康常识。
“最好的医生应该是预防在前,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这是最佳的治疗方式,科普则是实现治未病最有效的手段。”陶勇表示,无论是服用保健药,还是做医学干预,都成本高昂且必须承担可能的副作用,但是聆听科普却简单有效,通过改变人的习惯,帮助其重回健康的轨道,从而远离疾病,“我热爱科普,也是希望到医院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少。”
天下无盲,是陶勇作为眼科医生至高至纯的理想。
2020年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陶勇单手敲完了《眼内液检测的临床应用》一书的后记。这本超过13万字的著作,是他对日常一手诊治病例的总结梳理。那时他颅内有水肿,还伴有出血,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想做的事,就要趁早去做,比如握住科技这把更厉害的“手术刀”。
在陶勇看来,AI辅助和精准诊疗是眼科的未来。早在2011年,陶勇就利用眼内液检测技术,成功帮助一位新婚不久患上白血病的小伙子提前诊断出眼部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及时治疗,帮助他重获光明。这是陶勇第一次真正将眼内液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此后多年,他和团队一直不断打磨和升级这项检测技术。
目前,《眼内液检测的临床应用》已经出版,眼内液检测专家形成共识,相关内容被写入眼科学教材。陶勇团队集成了全球最先进的眼内液检测技术,可以提供600多项眼内液检测,填补了我国眼内液检测系统性方案的空白,整体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如今,眼内液检测技术已推广到全国700家医院,累计帮助8万多名疑难眼病患者。
多年的眼科医生工作让陶勇深切地意识到,中国视障人士群体数量庞大,然而医疗总有局限,专业医疗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全部帮助。对于医学暂时无法帮助的病人来说,心中怀有希望,比眼中拥有光明更加重要。
于是,在2021年初,陶勇和一些视障公益领域的合作伙伴联合发起了“光M(芒/盲)计划”,利用科普、人文和公益的手段帮助视障群体,从扫除“眼盲”到扫除“心盲”,使他们得到心理关爱、生活重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指导,甚至全生命周期的关怀。
“现在我的工作量和精力是匹配的、基本饱和的,我很享受当下的状态。”陶勇说,有了“光M计划”,他过得很充实。在“天下无盲”这一从未动摇的医学理想面前,陶勇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坐标。而无论他具体做什么,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