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王克剑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城市治理作为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对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经历了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从1949年的10.64%增长到1990年的26.41%,并在2022年达到65.22%。城市化的速度与规模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交通拥挤、环境透支、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以民生问题为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居民对交通、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满足公众的一些诉求。
如何优化城市治理,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宜居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据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显示,通过治理的六个关键维度,衡量了不同国家的治理质量:话语权和问责制,政府稳定和没有暴力、恐怖主义,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治以及腐败情况控制。虽然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的全面性稍弱于世界治理指标,但更加适应地方文化及政府体制。对城市治理的关注更多在于政府领导力的展现。因此,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框架从四个方面来衡量城市治理,包含城市效能、城市系统、透明度和问责制、腐败情况等四个方面。
首先,城市效能是城市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着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效的城市效能需要政府部门具备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快速的决策执行力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力。为此,城市应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推动政务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城市应合力提升公共行政质量,涉及公共服务的效率、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以及公众满意度。公共机构的质量以及财政实力是任何城市治理有效性的核心。因此,提升城市效能,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首要因素。
其次,一个健全的城市系统是城市治理的保障,其中包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公众的可参与度。高效的城市系统,既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推动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城市决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也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主动形成共治共建的局面,合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建设。
第三,透明度和问责制是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公正的关键机制。为了提高居民的信赖程度及信任,城市应当主动公开信息,确保市民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行动结果。同时,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有助于减少权力滥用风险。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强化,能够增强市民对政府的信任,提升城市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它能极大地激发居民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腐败是城市治理中的主要障碍,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不公平分配以及社会不稳定。据国际清廉指数报告显示,贿赂和暗箱交易这种形式的腐败剥夺了最弱势群体的必要资源,破坏了司法公正,危害了经济发展并削弱了公众对政府及领导人的信心。这将极大破坏城市的宜居性。对于不同城市的清廉水平,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升清廉水平。其中,一是政府要积极采取制约腐败的措施,以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机构体制和职能,建立廉洁道德标准和审查制度,杜绝政绩工程和腐败现象出现。二是要推动全社会参与廉政建设,这需要在法治、社会公德、政府公信力和司法公正等方面加以完善。三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强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加强财政管理,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贫富差距,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升政府廉政水平。
总而言之,优化城市治理是构建宜居城市的关键一步。提升城市效能、健全城市系统、完善透明度和问责制、减少腐败情况等,都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宜居指数,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才能共同打造出充满活力、和谐宜人的城市,为未来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编辑:贺俊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