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下,A股上周再度震荡回调,上证指数收跌3.01%;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回落至7700多亿元,其中8月10日再度跌破7000亿元;北向资金全周净卖出255.8亿元,8月11日单日净卖出123.4亿元,创年内新高。
(资料图)
机构分析认为,近期市场的连日调整主要原因是社融、出口等数据超季节性回落,部分房企的流动性困局,以及信托风险。但多家头部机构一致强调,未来积极的增量政策有望渐次落地,在政策预期逐步兑现的过程中,市场短期仍有波动风险,但下行空间十分有限;当前A股仍处于布局窗口期,预计9月或将重回上行轨道。
社融数据后续有望企稳反弹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社融、信贷数据。红塔证券表示,7月社融增量创下2016年8月以来新低,主因是6月考核压力下信贷透支,以及7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人民币信贷超季节性回落。不过,当前面临的宏观环境和信贷同样大幅回落的4月并不一样。物价、工业企业利润、PMI等数据反映出内需已有好转迹象,制造业去库周期或将转为补库,稳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力也将为经济修复助力,之后信贷增长或将迎来好转。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7月我国进出口数据、通胀数据、金融数据都呈现出“短期触底、回升在望”的态势。从出口数据来看,增速回落的背后,是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处在周期谷底;往后看,周期谷底位置数据进一步向下空间和可能性都很小,出口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燕翔表示,对资本市场意义更大的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触底回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同,PPI对企业盈利影响很大。历史数据显示,PPI同比增速与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高度正相关。本轮周期中,我国PPI同比增速在2021年10月达到高点13.5%,随后不断回落,在2022年10月进入负增长,由此对应的是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的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PPI同比数据始终在负增长区间,这对上市公司盈利形成了制约压力,也是影响行情表现的重要基本面原因。往后看,当前PPI同比开始触底回升,在未来向上的过程中,A股公司预计同样会表现出更强的盈利上行弹性。
增量政策有望渐次落地
对于上周A股主要指数的悉数下行,机构呈现出一致的积极乐观。多家头部机构认为,本轮回调后A股再次步入年内价值底部区间,上证指数在3200点下方具备支撑,震荡整固后,市场在较高性价比下反弹随时可能展开。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预期落差、宏观数据触底、外部因素扰动等多个短期因素叠加影响致使上周市场情绪快速冷却,是近期市场波动放大的主要原因。
但该机构认为,政策不断发力、经济触底回升、盈利拐点将现的大方向依然明确。当前已落地政策只是一系列政策的起点而非终点,其他增量政策将有序落地;A股依然处于年内第三个做多窗口期,短暂波动带来入场良机,建议继续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题布局。
中金公司表示,相较事件性因素对市场短期风险偏好的冲击,当前指数偏弱、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依然在于对增长预期较为谨慎。不过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经历上周回调后,沪深300指数估值再度回调至前期低位附近,处于历史低位,对应股权风险溢价重新接近历史均值上方0.9倍标准差的水平。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A股位置已经计入较多偏谨慎预期,后市来看虽不排除情绪影响下市场短期仍有波动风险,但下行空间十分有限,只要政策应对得当,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近期调整并不意味着反弹结束,维持对A股下半年中性偏积极的判断不变。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从市场角度来看,权重板块经历两年调整,市场对于经济、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看法并无太大分歧并已充分计价,悲观者筹码多数已出清,市场下行的空间并不大。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政策发力的预期也已多数计价,需要看到新的增量政策落地。维持对大势的判断:股票指数横盘震荡,大跌之后下行有底,不必过虑。
聚焦市场景气优势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活跃资本市场是盘活当前市场局面的重要手段,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释放、A股财富效应的彰显和盈利预期的逐步修复,A股市场有望迎来一轮“活跃行情”。
具体配置上,兴业证券建议投资者后续沿着两条思路配置:首先是以中长期的确定性应对短期的不确定,持续关注低波动高分红资产;其次是A股结构性行情特征下,聚焦景气优势的方向。
民生证券看好周期板块,认为供给约束仍存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生产商的股票将伴随通胀中枢的上移,确立其长期盈利中枢,带来机会,建议关注油、铜、铝、煤炭、贵金属、油运等方向。该机构还认为,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可能在未来一季度见底回升,这有利于中国已经具备规模和市场份额优势的专业机械、工程机械、机械零部件,以及具备技术优势,正在快速提高渗透率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光伏等行业的表现。
光大证券提示,后续若市场情绪与经济数据有修复,市场风格可能会偏均衡,前期机构重仓方向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好转。新能源车产业链(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以及部分消费行业(白酒、白电、社服)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