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被列为战略净零技术的电池上,欧盟力图实现的目标为欧洲制造,而在这个目标之上,还有一个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大目标,这两个目标听起来并不矛盾,但具体到电池的欧洲制造上,却不尽然。欧洲提高本土产能仅靠提高本土企业产能不太现实,还得仰仗欧盟之外的电池制造商,后者虽然可以为欧洲制造添砖加瓦,但同时可能造成新的依赖,与欧洲战略自主这个大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更确切地说,欧洲电池面临的任务是在提高本土产能的同时,如何让本土企业面对竞争,遇强则强,迅速成长。今年3月欧委会公布的《净零工业法》草案设定了目标,至2030年,欧盟在战略性净零技术上的产能接近或达到年需求的至少40%,即让包括电池在内的绿色技术实现一定程度的欧洲制造。据智库Bruegel和国际能源署数据,2021年,欧盟电动汽车电池应用为156 GWh,自产量为60 GWh,本土产能占需求的38%。据绿色出行机构T&G,2022年,欧盟境内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的锂离子电池中的50%都产自欧洲。T&G今年1月对约50家计划中的电池超级工厂(只包含额定容量2 GWh以上)进行了评估,预测其中的32个项目有可能得到推进。至2027年,欧盟在电池电芯上有望可以实现100%欧洲造,而在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上,则可以实现67%。至2030年,在锂矿精炼上,欧洲造能实现50%以上,在回收上,实现10%的钴矿,7%的镍,6%的锂。其中,拥有最大产能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大众、Freyr、ACC和Northvolt。在2030年的欧洲造电池生产中,约58%来自欧洲企业,22%来自中国企业。从以上提到的数据来看,欧盟至2030年在电池上实现40%的欧洲制造,几乎没有太大悬念。但是,T&G的结论是基于两个前提:如果出台正确的激励措施,如果公布的项目能够上线。T&G也曾在截止2023年2月的数据的基础上,对欧洲本土至2030年1.8 TWh的产能计划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发现,其中的16%处于高风险状态,52%处于中等风险,即若不采取行动,至2030年,欧洲68%的产能面临被推迟、规模减小或未能实现的不确定性。评定标准包括确定的资金、确定的建厂地、建设与审批状态、来自欧洲车企的投资或来自欧盟机构的支持、在美国已敲定的计划、与美国车企的合作六条标准。笔者此前曾提到过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出海处境。一方面,美国力图将中国电池技术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正如Rhodium和MERICS关于中国在欧直接投资的研究报告所描述的,欧洲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拥有相对现代的充电基础设施和来自政府的慷慨购车补贴,且有意在道路交通领域实现去碳化。再者,和汽车业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不同,欧洲本土大型电池企业相对较少,欧洲目前对中国投资仍保持开放,这些因素给包括中国电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Rhodium报告显示,中国在欧洲建设电池工厂上的投资已经成为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从2016年到2022年,中国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公布的直接投资由6.05亿欧元增至240亿欧元,翻了三番。在过去的五年间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电动汽车领域的交易占对外直接总投资的19%,而在2022年,则占58%。从2018年以来,中国电池企业公布的对欧投资已达175亿美元,其预计产出可以在2030年占欧洲大陆电池产出的约20%。到目前为止,中国在电池上的大部分投资集中在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上,与此同时,中伟、恩捷和无锡向导智能装备等中企也正在寻找上下游领域的机会。最近,中国造汽车对欧出口势头强劲,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汽车生产也将成为趋势。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趋向于在欧投资建厂,另一方面,欧盟实现电池欧洲制造面临着美国《降低通胀法》出台和欧洲能源价格高企等新形势下带来的风险,那么,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投资建厂趋势是否契合欧洲的电池发展目标和绿色战略计划?它是否可以缓解欧洲本土电池产能无法完成目标的风险?笔者向前文所提到的欧洲电池产能风险研究的作者、T&G电池和金属研究员拉库(Alina Racu)提出了这个问题。拉库并没有向我给出肯定的回答,她强调的是欧洲和中美在电池上的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她指出,欧洲电池企业的重要任务在于在与中美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欧洲的战略自主和韧性。她指出,中美都在打造自己在电池上的价值链,欧洲也需要自己的产业政策,以提高欧洲电池制造商的竞争力。她也在研究中写道,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和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在理论上,欧美在电池供应链上可以携手合作,但实际上,专业人才、企业资金、原材料的供应都处于短缺状态,这意味着,在电池生产上的全球竞争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智库MERICS的研究员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对电池供应韧性还有另一层面的理解。他最近写道,若发生危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的生产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沉没成本,从而增强欧洲的韧性。塞巴斯蒂安认为,欧洲这个仍然对中国投资保持开放态度的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于中企和欧洲来说都意味着机会。在去碳化目标之下,欧洲要想在电动汽车制造上保持竞争力,离不开电池,而唯有中国能提供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LFP)。而且,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投资还会带来原材料加工和电池材料方面投资,这可以让欧洲的电池供应链从中受益。但塞巴斯蒂安也看到其中难以掌握的平衡术。他指出,欧洲若完全拥抱中企来欧投资,会同时带来电池生产的创新和降低的成本,加快本土电动汽车生产和去碳化进展,但代价是中国影响力的强化和本土电池供应商竞争力的弱化;若对中国电池供应商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能促进本土电池快速成长,避免对中国产生新的依赖,但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计划则沦为牺牲品。在中国电池企业来欧投资问题上,欧盟既不敢百分百欢迎,又不想将其拒之门外的这种微妙的心态很典型,它也将会左右着欧盟的相关政策走向。文章来源:FT中文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