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颖超
(资料图)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作为为民服务和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站在了为民服务的最前沿,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基层治理要做实做稳,真正把“末梢”变为“靶心”,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
夯实治理基础,走好党建引领的先手棋。做好基层治理,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上级党委可以积极引导好基层党组织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的新路子,如建立“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和“党员先锋队”等新模式,在党建的引领下,社区(村)党组织下定气力聚焦解决让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引领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自治,让大家的事情自己说、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办,做到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干部的事”,逐渐变为他们主动想参与的“大伙的事”。
夯实治理基础,出好联动服务的关键招。基层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的问题,这为基层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考验着基层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能力。以往社区党组织资源匮乏,走不出去,为民办实事力不从心,而辖区企业、事业单位有资源、有资金,但对群众的需求与诉求不够了解,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施展。我们要积极探索联合联动的新机制新方法,不再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唱独角戏,广泛凝聚起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管齐下、全体参与的强大合力。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积极把街道、社区以及辖区单位企业聚拢起来组织起来,根据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共同商议解决区域内民生难题,真正做到大事同商、难事同办、难题同解。
夯实治理基础,打好延伸治理的重手拳。常说要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让各项政策落地生效,然而在工作中社会治理的触角依旧没有延展到位,往往落实的力度不够,信心不足,导致基层许多村、社区面临着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基层的菜怎么点、怎么做、怎么吃,要让居民做主,这样才能合他们的胃口。基层事务的处理要做到公正公开,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保障每一位居民的知情权;另外,要充分利用好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模式,多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吸引更多的优秀力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治理中来。
(作者单位: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办事处)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李伟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相关链接: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王建国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