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发生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相关资料图)
嘉佑元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苏轼在政坛上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备受瞩目,等待着大放异彩。然而,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元丰二年,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中有这么几句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句话被有心人解读,称这是苏轼讽刺革新派变法。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们从苏轼所写的诗中大量搜集罪证,曲解诗句的意思,给苏轼定罪。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全诗如下: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诗,作者是想以此说明自己有桧树一样挺拔不屈的品格。新党却借此大做文章,指控这首诗有不臣之意。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团练副使,精神寂寞,穷愁潦倒。因为苏轼反对新党,又是文坛领袖,所以被新党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苏轼所作诗文都变成印证其罪的证据,这一事件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他将创作重心由诗文转向词,以诗为词,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在词这种文体中,开创了豪放一派。
乌台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更是收敛平生心,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东坡所面对的东西,远比人们想象的多。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作品在创作上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东坡摆脱浮艳,自创新天地,仿佛不及柔情,但绝非无情。东坡词是他的性情的表现,其所抒发的情怀,有兄弟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家乡之思、生涯之叹、山水之乐、物我之感、今昔之悲、虽偶作媚词,亦绝无浅陋鄙俗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