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蜀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蜀汉刚打完汉中之战,曹操的战略全面收缩。尽管江东趁机夺走荆州,但刘备在荆州经营了几年时间,各个郡城的士族都支持他,东吴在荆州不得人心,很难对荆州进行长久统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不论兵力还是士气或者是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吴军,在这么一个必胜的情况下竟然打输了,而且输得很惨!以至于战后第二年刘备郁郁而终,蜀汉开始走下坡路。
【资料图】
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实夷陵之战后蜀汉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但因为诸葛亮太谨慎只能错失。以至于诸葛亮离世后蜀汉也随之灭亡。
拒绝子午谷奇谋
这个机会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战役时以魏延为副帅,共领10万大军出兵祁山。司马懿知晓后同样率领十万步骑出长安,在陇西南部扎营。两军交战初期蜀军的诸葛连弩对魏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司马懿认为诸葛亮有备而来,特意遣部队到渭水河边扎营,修建各种防御工事抵御蜀军。
此时有情报传来长安防守空虚的消息,魏延建议可以让蜀军到魏军的对岸扎营,目的牵制住司马懿大军,自己偷偷带着5000精兵和10天的粮食从汉中地区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司马懿初来乍到肯定不知道子午谷,魏军也不可能发现少了5000人。只要自己拿下长安之后就可以断了魏军的粮道,届时诸葛亮就可以正面歼灭、招揽魏军。
魏延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因为长安是一座坚城,单靠5000精兵能不能拿下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二个没有谁敢保证长安必定防守空虚,诸葛亮甚至怀疑这是司马懿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目的吸引诸葛亮攻击长安然后半路截杀。最终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而是自己制定了上方谷计划。被拒绝的魏延很不服气,甚至对身边人说诸葛亮不懂兵法,主帅应该由自己来当。
被司马懿耗死
诸葛亮的上方谷计划其实也没有多大效益,蜀军多次邀战、骂战魏军,虽然成功激怒了魏军,但因为司马懿的压制没人敢出战。随后诸葛亮很巧妙地让蜀军运输部队被劫走,顺便泄露自己埋伏在上方谷的消息。魏军早已经一肚子火,司马昭得知消息后瞒着司马懿亲自带兵出战上方谷,司马懿得知消息后大惊中计,果断带着2万骑兵追司马昭。
司马昭大军刚进入上方谷司马懿随后而至,还没等司马懿骂司马昭,早已等候多时的诸葛亮下令封住谷口然后放火。谷内事先投放了很多枯叶、干木等易燃品,再加上蜀军的火箭、火油助攻,顷刻间谷底燃起熊熊大火,不少士兵当场被烧死。司马懿父子傻眼了,想指挥士兵突围但没人愿意听他的,绝望的司马懿甚至要拔剑自刎。
就在这时候突然天降大雨救了魏军,诸葛亮不信邪命人果断朝谷底射乱箭,企图最大限度杀伤魏军。司马懿快人一步命人摆出龟阵,一队接着一队逃离战场。诸葛亮见状不由仰天长叹,随即吐血晕了过去。
当诸葛亮再次醒来时已经过了7日,勉强打起精神派蜀军去邀战,但这一次魏军没人吭声也没人回应,只是静静地挂出了免战牌。假如魏军愿意出战,那蜀军凭借强悍的战斗力和精良的装备或许可以击败魏军,但免战让诸葛亮无计可施,再加上积劳成疾多年,终于累死在五丈原。
奇谋其实大有作为
假如诸葛亮使用魏延的策略,蜀汉实际上是可以翻盘的。长安防御的空虚的情报的确是真的,而且长安的守将叫做夏侯楙,他虽然出身名门但实际上是一个酒囊饭袋,曹叡派他到长安目的是监视司马懿。夏侯楙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被司马懿忽悠得找不着北,连司马懿做什么都不清楚。当司马懿领兵出征后在长安夜夜笙歌,也不视察军备更不巡视城防,当时的长安更像一座没有驻防的城池。
而魏延不同,魏延是真正意义上身经百战的将领,自投奔刘备之后作战鲜有败绩,哪怕汉中之战面对夏侯渊指挥的虎豹骑,又或者是数倍于己的敌军,魏延都能够轻易化解。后来魏延成为汉中太守时手上仅有3万兵马,驻防期间曹魏多次率10万大军攻打汉中都没有讨到便宜,甚至还在汉中西南歼灭2万魏军。单单就魏延的军事能力而言,整个集团内除了关羽和马超之外,就数魏延最强。
而且此时东吴已经攻打曹魏的淮南地区,魏明帝曹叡从司隶战区抽调了6万兵马支援寿春,整个司隶地区实际上仅有洛阳的1万守军而已。魏延兵临长安城下,哪怕曹叡提前收到消息也没有力量支援长安。司马懿的10万大军又被诸葛亮牵制,夏侯楙这个草包拿什么来挡住魏延的虎狼之师?结果只能是魏延顺利攻下长安然后断了司马懿的粮道。此时司马懿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领兵攻打长安然后被魏延、诸葛亮两面夹击,魏军有很大可能被歼灭。第二种是果断带兵进入西凉地区,获取充分补给后重新找机会反攻诸葛亮。但那个时候蜀汉已经掌控关中地区,天下格局又不一样了。
小结
诸葛亮固然很有能力,但实际上治理国家才是他的强项,排兵布阵、指挥部队作战对于他来说并不擅长。而魏延身经百战又有很强的进取心,而且还在汉中经营十几年,早对这个地方了如指掌。平心而论,魏延比诸葛亮更适合做北伐统帅,假如由魏延领导北伐,或许历史上的北伐战役将会更精彩。
只可惜蜀汉选择了诸葛亮,历史也选择了诸葛亮。蜀汉因为他可以续命几十年,但也因为他失去了最后一次翻盘的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蜀汉的幸运,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