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8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氢气很难从自然界中直接大量获取,需要依靠不同的技术路径和生产工艺进行制备,目前主要制氢路径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电解水制氢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氢方式。根据制氢工艺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氢气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制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具有良好的制氢基础,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当前技术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所在地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制氢手段。制备氢气的方法已较为成熟,从多种来源中都可以制备氢气,每种技术的成本及环保属性都不相同,主要分为四种技术路线:工业尾气副产氢、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等。利用化石燃料制氢是目前工业制氢的主要途径。在石化、钢铁、焦化工业领域,氢气一般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被当作这些企业的重要化工原料或燃料。
目前,制氢行业主要应用于化工、冶金、玻璃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在未来,随着环保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制氢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源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制氢行业的主要制氢方法是基于天然气重整,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制氢行业。未来,制氢行业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规划,上海、如皋、等城市积极谋划氢能城市建设,形成了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六大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群。然而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燃料电池和氢能核心技术能力、关键部件与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
从已公布的规划目标来看,到2025年,我国将累计至少建成加氢站762座,燃料电池车保有量8.8万辆,氢能产业规模接近7000亿元。
影响单位制氢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电价、单位电耗、设备单价、运行寿命等因素。随着后续风光发电LCOE下降、电解槽量产降本、效率提升和寿命增加,电解水制氢成本有望逐步接近工业副产氢甚至煤制氢,实现经济性。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分析
当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绿氢成为构建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重要载体。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真正意义上零碳排放的制氢方式,但成本高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成本来看,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电费。以目前主流的碱性电解水为例,制氢效率约5度/立方米,电费成本约占85.3%,因此其经济性受电价的影响大。如果按照平均工业电价0.6元计算,成本约40-50元/kg,明显偏高。据估算,当电价低于0.3元时,电解水制氢成本与其他工艺路线相当。
制氢行业发展前景
在氢能来源方面,制氢工艺主要有化石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制氢等。目 前主流的制氢工艺是煤炭和天然气重整制氢,生产成本较低,工艺成熟,但是生产 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排放,未来化石能源制氢将逐渐被可再生能源制氢取代,形成 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的零碳产业链。 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 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0年,形成较 为完备的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 标实现。双碳政策叠加国家清洁能源制氢规划,电解水制氢份额预计将快速增长。
根据氢能行业协会的测算,氢能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电解槽需求持续上市,预计到2025年电解槽市场规模将达到139.4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414.5亿元,而到2060年电解槽市场规模将达到8406.5亿元。
制氢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制氢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制氢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制氢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