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系统是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收费、药房、医院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还提供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所需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云端专家指导、医生能力培训Learning、医疗质量评价系统等系统。并通过互联网与医疗云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信息体系。

2022年,我国互联网诊疗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7倍,部分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20多倍。我国医联体建设已经全面推开,所有三级医院均参加医联体建设,从地方政府到医院再到企业,呈现出多方掘金互联网医疗蓝海的局面,我国的医联体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了所有的地级市,55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叁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北京将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的加快和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连续性的服务需求。然而,因为各层级和各类型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分属不同层级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以及机构间的无序竞争,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出现分层断裂和服务碎片化问题,不能满足居民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应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整合以及医疗机构间的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体系的能力,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2023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医联体建设落地全国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以城市医疗集团为代表的紧密型医联体,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医联体模式。医疗集团化改革采用的是以一家三级医院为核心,组织若干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以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的一种医联体。通过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现在一个医联体内为大部分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紧密型医联体是利益、责任和发展的共同体,其最大的特点是人、财、物统一分配,经济利益一体化。

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紧密型医联体将成为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模式。《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对于医联体改革探索的热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居民的总体医疗需求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老年病的医疗需求仍将不断上升。基于区域协同、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改革,充分发挥社会机构数字化平台优势,在医疗联合体中建立高效慢病管理体系,实现以慢病全程管理为突破,形成全方位全周期的整合型医卫服务体系——目前,在山东全省推广的数字慢病医联体,因深度契合《意见》规划,再次为媒体和行业所关注。

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紧密型医联体将成为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模式。《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对于医联体改革探索的热潮。

医联体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医联体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医联体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医联体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