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价值基金经理的形象是冷静、理智、客观。那市场下跌时可能就是他们最热情高涨的时候吧。

8月18日,中庚基金发布中期报告,备受关注的价值大腕丘栋荣的年中“投资底牌”完全揭晓。


(资料图片)

看完,丘栋荣的中报,最大的感受是,仿佛听到了他的“笑声”:

哈哈哈,这个好便宜;哈哈哈,那个也好便宜,都放到组合里来.......

当然,文质彬彬的丘栋荣用的是更书卷气的表达:

唯有此时积极布局,才有望提升回报水平。

此时不布局,更待.......

不夸张的说,这次的中期报告是丘栋荣近年最乐观的一次。

尽管一个多月前的二季报已经很积极了,但8月18日公布的中报尤胜往昔。

最新的中期报告显示,丘栋荣认为,(上半年)权益市场映射基本面节奏,......,市场表现更具结构性特征,.......,市场交易则更偏向非机构持仓和小盘股,获取收益的难度更大

但他强调,A股和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处于高位,权益资产性价比较高,唯有此时积极布局,才有望提升回报水平。

他透露,上半年他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组合等多方面构建高性价比投资组合。

读来,他对现在的组合相当满意。

机会更广泛分布在这些地方

投资机会在哪里呢?

丘栋荣在中报中表示,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是居民、企业信心重建的过程,是自身努力、政策推力和内外共振共同作用的结果。

疫情放开和高层会议的转变,确认了政策的双底,政策扬长补短,既有助于经济企稳,更要提升经济的未来空间。

因此,在此宏观背景下,他认为,应积极评估经济和产业的变化

尤其从估值来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股价回落和业绩消化,显而易见的高估值公司比例较大幅度降低,机会更广泛分布在价值股和产业转型预期的成长股中

“腰部”重现银行股

丘栋荣是善于选股的,所以他管理的基金的腰部持仓,也对组合贡献不小。

以中庚价值领航为例,第11-20大的“腰部持仓”合计持有17.77%的仓位。

那么最新中报显示,丘栋荣还有啥“家底”呢?

总体看,丘栋荣的腰部持仓多数是曾经上过前十大的“老朋友”。比如,柳药集团、苏农银行、康华生物等。

宁波银行、绿叶制药是两只此前未在以中庚价值领航定期报告出现的个股。

这可能与宁波银行目前处于上市以来的“底部”估值(市净率)区间有关。

要知道,丘栋荣历史上对银行股是有“青睐”的。早年管理汇丰晋信大盘基金,他就建仓了很多银行股。

加盟中庚基金后,他也是不排斥银行股。比如常熟银行,他重仓了7个季度。

所以,丘栋荣建仓宁波银行的举动,还是很具有信号意义。

坚决抄底‘’医药股”

在医药行业热门时期,丘栋荣很少买入医药股。

这几年,医药冷清了,他反而时不时要出手“医药”。

这不,近2年多跌的很“惨”的医药股,就在“腰部持仓”中占了3席。

绿叶制药是其中一只。这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的专业制药企业,专注于天然药物、新型制剂和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集团上市产品覆盖抗肿瘤、心血管、内分泌、骨科、消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领域。

观察行情K线图(下图),似乎也能看到丘栋荣买入的动机之一。

继续看多港股战略价值

丘栋荣还表示,鉴于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10%分位左右,港股性价比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具有战略性配置价值。

从风险溢价角度看,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处于0.86倍标准差水平,息债比则处于历史100%分位,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仅2.64%,权益资产占优,有更高的风险补偿水平。

随着经济温和修复,企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对权益市场保持积极,持续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

港股尝试“创新”?

丘栋荣对港股的定位很明确,他在几乎每一只基金的中期报告中都强调,港股估值基本处于历史10%-20%分位,存在系统性机会,继续战略性配置

如果敞开来让丘栋荣买港股,他还会选择一些什么?

中庚港股通价值的第一份中期报告也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对医药生物的买入是明显的。而且,丘栋荣相当“放飞自我”。

这只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就是医药生物,“腰部持仓”还有4中医药生物股。绿叶制药、欧康维视生物-B、翰森制药和云顶新耀-B。

这是港交所为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对于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要求标记“B”。

一个喜欢低估值的基金经理,却买入了不止一个“没有估值”的企业,这是不是丘栋荣的又一次投资体系创新呢?

当然,也有丘栋荣“舒适圈”中的股票。

比如中国黄金国际、新华保险、越秀地产、中国海外发展、亚洲水泥(中国)等资源、金融或地产及地产产业链股。

丘栋荣还持有了致远互联,这是一家和他比较有“渊源”的个股。该公司是一家协同管理软件提供商,专注于企业级管理软件领域,丘栋荣很早以前就投资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