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共有100多种放射性核素(同位素)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30余种医用同位素(放射性核素)用于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常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包括99mTc、125I、131I、14C、68Ga、177Lu、18F、90Y、89Sr等,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等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利用这些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全球大约每年有5000多万患者得到早期、精准的诊断或治疗,从而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或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此外,还有多种放射性核素在相关肿瘤治疗上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如177Lu、223Ra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核素治疗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料图】

当前,心脑血管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利用医用同位素的独特优势,进行诊断治疗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如果你想了解核医学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核医学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核医学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核医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在诊断方面,医用同位素可提供人体分子水平血流、功能和代谢等信息,对尚未出现形态结构改变的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在治疗方面,医用同位素可利用其放射性杀伤病变组织,实现微小病灶的精准清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核药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目前,核药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预后评价、个体化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对已行核医学诊疗且其体内放射性已达安全标准(对周围人群无危害)的患者实行过高标准的监管,也造成了医务人员和公众“谈核色变”。

此外,放射性核素的检查或治疗的收费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精准诊疗和节约卫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所用放射性显像剂(99mTc-MIBI)却不在医保药品目录中。上述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核医学健康发展。

其次,相比其他药物,放射性药物审批的周期更为漫长,往往需要5~10年,而审批相关流程和环节也过于繁琐,这直接导致对相关疾病有重要诊疗价值的放射性药物不能及时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最后,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和供应滞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前,我国自主生产核素较少、产量有限。比如,临床最常用的99mTc,100%需要进口,现有自主生产的131I仅满足国内20%的临床需求,177Lu仅满足国内5%的临床需求等等。一旦国际市场出现供给局面紧张,国内将面临“缺核少药”,严重影响临床正常的诊疗工作和人民生命健康。

核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目前中国癌症发病人数持续上升,死亡人数也远超全球人口数比重。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会接受放射性治疗,40%的癌症可以用放射性治疗根治。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核药物治疗市场的发展,与监管政策密切相关。国家对放射性药品的监管有着很高的政策要求,国内法律法规涵盖了从放射性药品的生产经营到销售使用,都有非常高的政策壁垒。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发布的发展规划包括国家对于卡脖子技术的大力支持,对于放射性药品监管政策从限制逐步转向鼓励和支持。

核医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市场主要由5家企业主导,合计约占总市场份额的50%。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市场主要公司有柯惠医疗(Covidien)、IBA集团、Lantheus医学影像公司(LantheusMedicalImaging)、诺迪安(Nordion)公司、Triad同位素(TriadIsotopes)、西门子医疗(SiemensHealthcare)和NTP放射性同位素。

当前,国内的核素药物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欧美发达国家核素药物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相对成熟。

数据显示,在核医学这一领域,国内市场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2012年-2019年核药物销售规模增速虽然在30%以上,但是销售规模只有7-8亿元人民币左右。随着显示设备的增加,诊断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诊断装机量以及治疗量也在不断增加,表明核药的市场正在步入快速增长的道路。

随着我国核医学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核医学在设备保有量和检查量,上市核药数量等方面有巨大提升空间,市场对新核素及其标记物、新放射性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大,核医学市场前景被看好。除东诚药业与公司进行全面竞争外,还有恒瑞医药、远大医药等大型医药类企业开始进行放射性药品研发布局,诺华、拜尔、美国通用等国际核药巨头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四川通瑞等新的入局者借助资本逐步切入放射性药品赛道。

而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放射性药物辐射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药物,其放射性剂量都是非常安全的,因此,不必谈“核”色变。

核医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2年至2027年预计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提高,CAGR达到21.4%,市场规模于2023年达到78.1亿元。截至2021年,全球市场中,中国市场占比仅为6%,北美市场达到40%。此外,有数据显示,我国放射性核素治疗每年需求量将以5%至30%的速度增长,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预计到2030年,需求总量较2021年将增加10倍以上。

从学科建设来看,据统计,我国现有1148个核医学科室,美国约有核医学科12000个;我国核医学年检查量约340万人次,美国核医学年检查量超过2000万人次。

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12500人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其中医生5400人、技师3700人、护士2600人,而放射化学人员仅210人,核医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全国能够开展核医学诊疗工作的科室为1148个,拥有核素治疗病房的医院约340个,开展核素治疗工作的医院736个,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牵头联合7个部委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旨在推动医用同位素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核医学诊疗的普及推广。

这是我国针对核技术应用领域发布的首个专项规划,对医用同位素的研制生产、放射性药品研发、医保政策、产业布局等诸多方面作出部署,对推动我国核医疗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按照《规划》内容,解决同位素生产、核药制备和高端核医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成为重点,并计划在2035年全国实现“一县一科”,这意味着全国约有3000家医院需要建立核医学科。

医药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进一步增强医药行业的需求刚性,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在逐步加大。目前我国的核素药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核医学研究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行业供需现状,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分析,市场集中度等现实指标,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想要了解更多核医学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核医学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