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碧波荡漾的河面,绿树成荫的生态景观,沿着弯曲的河流望去,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这里是城央绿廊,也是江海区立足江门唯一国家高新区,串联山河、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


(资料图)

产城融合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从而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如何打破产和城之间的分割关系?如何实现高质量产城融合?江门正立足实际,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发展之路,高水平建设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

以制造业为牵引 以园区为载体

规划先行,为产城融合布好局、铺好路。

为加强工作统筹,优化管理运营,我市组建成立市大型产业集聚区及主平台规划建设指挥部并进入实体化运作,印发实施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谋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同时,邀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新艺元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等一流团队,高水平统一编制3个先行启动区、6个启动区和11个特色产业园规划。

产城融合的前提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江门的制造业正不断成长,可以很好地满足该前提。

近年来,江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发展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成功培育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等三大超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硅能源、新型储能、盾构机、安全应急等特色产业新赛道,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一批超百亿元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为助力产业发展,江门全面优化提升“园区再造”工程,加快建设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多项重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为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五个主平台之一,安全应急产业园成功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鹤山硅能源、新会新能源电池、蓬江健康食品、台山汽车零部件、开平水暖卫浴、恩平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初步实现产业集聚、错位发展。上半年,全市引进超亿元项目241个、总投资1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6%、32.9%,均创历史新高。

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互融发展

2009年来到海信电子工作,目睹了蓬江区棠下镇十几年的变化,方少金早已在镇中心买了房子,安家落户。他坦言:“刚来的时候确实有点冷清,这些年,交通、餐饮、教育等配套润物细无声地起来了,我们一家人饭后经常去陈垣文化广场锻炼,生活很满足!”

过去十年,村与城、产与城的界限感,在棠下镇越来越不明显。

变化最明显的,当属滨江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十年间,从昔日的鱼塘荒郊,到如今高楼林立、蓄势腾飞,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未来这里还将建成集中体现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央活力区。

产城融合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以产业为保障,承载产业空间和产业经济;以城市为基础,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服务配套,完成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匹配,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互融发展。

当前,江门抓住产城融合关键,不断打破产和城之间的分割关系,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和产业集聚、资源集聚、人口集聚之间的协调。

硬件设施配套上,江门不断强化交通、购物娱乐中心、高端住宅等配套。软件设施上,江门加强引进教育、医疗等资源,着重培育区域特色人文气息,打造有特色的生态宜居环境。

江门大道分段建成,标志着江门市城市快速路骨架网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逐步突破,打破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的瓶颈,连通了鹤山工业城、滨江新区、江门高新区、珠西枢纽新城、大广海湾经济区,串联江门70%的经济总量,拉动了经济发展“主战场”共进腾飞。

持续推进中小学扩容提质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要新增(建)11万个学位,开展一批优质示范性初中学校、优质高中学校的培育工作;全力保护生态、涵养生态、改善生态,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的绿美江门……市民的幸福感更强了。

在蓬江产业园、江门高新区、新会智造产业园、台山工业城、开平翠山湖、鹤山工业城、恩平产城融合发展区,与时间赛跑的上班族从未停歇脚步;在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声声入耳;在高新港、新会港,大型起吊机忙碌地吊装航运物资;珠西创谷、江门高新创智城、江门双碳实验室等载体正不断发挥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融发展……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这是一场产业、城市和人的“多向奔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