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从来不甘寂寞,电池自燃屡见不鲜,电池脱落又成关注热点。


(相关资料图)

对于纯电车庞大的保有量来说,车企肯定认为,电池自燃和电池脱落,肯定都是小概率事件,不能说明这一车型存在普遍的安全隐患,这个说法,我也没法反驳。

但我关心的是,车企该不该为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买单,又该怎么买单?

先给不关心热点事件的网友还原一下这个小概率事件。

上个月月末,成都街头,一辆行驶中的新能源车,跑着跑着电池包脱落,车辆由于惯性继续行驶,随后因失去动力而停车。

随后有人把照片上传到网络,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脑洞大开,各种揶揄与玩笑的评论扑面而来,至于纯电车的品牌,在主机厂没有承认之前,我暂时不敢说是枫叶汽车,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人把这个事件当成了笑话,但我却惊出了一身冷汗,并非因为我是天生的阴谋论者,或者说是个悲观主义者,实在是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数年前和朋友出行,高速公路上,前车运输的钢圈脱落,向我们迎面而来,还好司机经验丰富,有惊无险,车辆报废但人员无事,所以,现在一直害怕前车上有任何物品的脱落。

如果,这样的事件发生在高速上,不仅仅纯电车会因为失去动力而面临危险,高速行进中的后车,也可能因为这块电池而遭遇不测,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谁会为这样的事件买单,并且,如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那赔偿又有何意义。

咱不较真,毕竟这件事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车辆无事,人员也事,估计把电池装回到车上,还能正常的行驶。

但我就是想问个问题,没有产生严重事故,是不是企业就不用再为这样的事件买单,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如果认定是车身质量的问题,那该对用户如何的赔偿,给一些免费充电,或者送几年免费保养即可么?如果真是这样,那犯错的成本简直是太低了,肯定无法引起车企的重视。

小概率事件,不应该是车企推卸责任的理由,包括电池自燃在内,如果确实是因为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或者即便伤害没有发生,也应该有一个赔偿标准,这才能证明企业有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并不应该是取得了产品生产资格,就有权力把消费者当成小白鼠,让消费者为产品的不完善买单。现在的问题在于,当小概率事件发生,车企不用面对所有用户,只针对个别消费者即可,而消费者在这样的事件中,一定是处于弱势地位。车企可以慢慢解决问题,但消费者往往负担不起这样的时间成本,最后大多都是选择同意车企的解决方案,即便不满意,也只能让事件不了了之。

如果对于类似的问题,有一个处罚的标准,那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标准来进行维权,这样避免了车企存在侥幸心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与消费者的博弈中,而不是提升产品质量上。

总而言之一句话:车企要为小概率事件买单,而且要有一个标准的底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