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资料图片)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