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苏拉”环流影响,汕头市气象台于8月31日15时11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据气象和水文专家预测,台风“苏拉”登陆期间恰逢天文大潮,可能造成风、雨、潮“三碰头”,使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容易引发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面对台风“苏拉”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隐患,汕头市及下辖各区县相关部门严阵以待,做好防御台风各项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 海滨渔港景点有序关闭


(资料图片)

为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各区县陆续开放应急避难场所。据悉,应急避难场所已准备棉被、折叠床,以及矿泉水、方便面、面包、药品等物资,以及一批防风物资。截至8月30日15时,金平区应急局已开放室内应急避难场所24个,可收纳安置人员300人。同时,汕头市蓝天救援队也已做好抢险救灾待命,潮阳区21支应急队伍已全员在岗待命,抢险救援物资随时可调拨。潮南区450余名民兵集结待命,扎实备便各类应急抢险救援装备物资,全力以赴做好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此外,汕头境内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旅游景点陆续关闭。据了解,目前龙湖区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人员已全部上岸避险。同时,加强海岛、海滨浴场、水上旅游项目、濒海旅游景区安全防范,适时采取关停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据了解,妈屿岛海滨浴场已在8月30日12时前关闭,龙腾街道及妈屿社区居委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巡逻工作。

濠江区方面,截至8月30日12时,124艘国库渔船和1383艘乡村生计船全部回港避风,41个鱼排养殖人员全部上岸避险。2个滨海旅游景区全部关停,并落实安全管控措施。上午10时,338艘国库渔船、500艘乡镇渔船已全部入港,渔排人员全部上岸,莲花峰风景区已暂停开放。

作为汕头唯一海岛县,南澳县各相关部门落实好渔船回港、人员上岸工作,加强对在港涉渔船舶管控,并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和应急抢险准备,加强海边沙滩巡查和安全管控。同时视情况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并做好转移人员安置工作。

据了解,南澳县在册需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共25户39人。截至30日12时,全县2640艘船舶、228个渔排共227人、网箱12个共18人、海上风电施工平台3个共217人,均已全部回港避风或撤离。南澳岛所有景区景点(包括滨海浴场)也于30日12时起全部暂停开放。

重点排查水闸泄水、低地排涝等安全隐患

记者从龙湖区了解到,该区各级街道部门迅速组织对危险区域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台风动态宣传、防汛减灾物资检查和开放庇护场所等。此外,加强对辖区自建房、工棚、危房、涝沟、农田排灌沟、易积水点、强排站的巡查,对建筑工地、临时构筑物、工棚、脚手架、井架、塔吊、广告牌等户外设施设备和行道树、围墙等易倒伏物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澄海区,该区加强水利设施巡查监测,开展易涝点周边垃圾清理、在建工地排查、下水道排水情况检查、门窗树木加固等工作。截至30日晚,澄海区内沟渠排水通畅,山塘、水库水位保持低水位。莲华镇水利部门对堤围、涵闸及排涝设施进行巡查,做好开机预排的准备工作,确保各涵闸水闸泄水、排涝通畅;盐鸿镇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清点检查,对海堤、水库、沟渠、涵闸等重点点位进行巡查。

潮南区针对沿海的陇田镇和井都镇2个重点乡镇加强海岸线管理。陇田镇已对进入海滩的主要道路进行封堵,井都镇落实人员加强海滩巡查,及时劝离近海活动的群众,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同时,该区加强国省道、地方公路等主干道共16392棵树木的巡查排查,落实好修剪、加固等防风措施;组织对居住在危险区域群众进行重新摸查排查,落实好“三个联系”责任对接,以便在台风影响期间,能精准快速组织转移。经排查,潮南区危险区域拟转移群众共718户2164人。

文、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卢佳圳 实习生 周自航 通讯员 汕宣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

校对 | 赵丹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