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对新学年有哪些期待?怎样循序渐进地让孩子适应好开学生活?在日常的亲子沟通中,如何避免让电子产品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开学前夕,上海家长学校推出《新学年 心成长——2023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枫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劲松教授,从孩子的视角与家长谈心,共同探讨新学年的家庭教育。
对于新学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期待。有孩子希望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孩子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观察校园的花花草草,有孩子希望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也有孩子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家长对孩子又有哪些期待呢?是希望孩子能将学习与兴趣结合,从而让学习充满乐趣?还是希望孩子从课堂学科学习到综合能力素养,再到身心健康都能有所长进?对此,两位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聊一聊这些期待,通过沟通引导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激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美好期待。
(相关资料图)
暑假结束必须收心,作息时间也要及时调整,这是新学年到来之前许多孩子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不少家长也会选择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作息表。专家们提醒家长,孩子对新学年的适应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把握好节奏。一学年的学习历程好比是一次长跑,如果把开学伊始的起跑就当成最后的冲刺,到后来就很可能耐力不够,越跑越没力气了。所以,要帮助孩子适应好整个学年的节奏,发条不能一下子上得过紧。其次,要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计划,让孩子做时间管理的主人,要放权给孩子,双休日可以多去科普场馆、影剧院、图书馆、郊野公园走走看看,在社会大课堂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知识结构,也是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镜子”。遇到亲子矛盾时,张劲松提出了家长情绪控制的“四步骤”:暂停三秒、三次深呼吸、后退三步、三思而行。即家长在发脾气之前不妨先停顿三秒钟;做三次深呼吸,把焦虑情绪释放掉;后退三步,在身体与心理上与孩子保持距离;最后则是三思而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去与孩子沟通。
对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控制使用,往往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因素。专家们提出了三个建议:在家里设置一个“无手机时间”,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将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归咎到手机上,要看到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积极作用;制定家庭自律守则,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相关链接】
亲子和谐迎开学“划重点”
一、新学年适应
1. 新学年需要时间适应,发条不能一下子上满。
2. 身心适应有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把握节奏。
3. 提前制定计划,做好时间管理。
4. 聊一聊新学年,保持积极情绪,充满美好期待。
二、孩子观
1.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
2. 少跟别的孩子比。
3.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
4.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的“量尺”。
5.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三、学习观
1. 课堂正在发生变化,要更注重综合素质发展。
2. 学习不只是埋头苦读、死记硬背。
3. 要保护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要让学习充满乐趣。
4. 利用休息日增进亲子陪伴,在社会大课堂里全家共同学习。
四、教育观
1. 健康快乐是首要的。
2. 教育是长跑,不是短跑。
3. 教育的本质是包容孩子的错误和懵懂,要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
4.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家庭是否提供了温暖的港湾。
5. 珍惜和孩子的相处时光,在成长的烦恼中找快乐,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五、手机管理
1. 客观看待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情绪化,从而把事情变得更糟。
2. 管理手机不能简单粗暴,要关注手机对孩子的情感价值,要有“同理心”。
3. 家长可设置“无手机时间”,且要以身作则;允许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引导孩子自主管理。
六、情绪控制
1. 家长的情绪控制需要练习。
2.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镜子”。
3. 家长情绪控制的“四个三”:暂停三秒、三次深呼吸、后退三步、三思而行。
4. 调整合理的预期。
七、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
1. 和孩子成为尊重、理解、平等的朋友。
2. 保持对孩子所思所想的好奇,不把交流局限在学习上。
3. 在公共场合要给孩子留面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
4. 亲子沟通有“三招”:竖起耳朵——倾听,开启“美颜”——鼓励,换位思考——同理心。
5. 鼓励不是泛泛而谈,特别是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过程。
6. 经常鼓励有利于塑造孩子的自尊自信,过度指责容易引发孩子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