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以智慧矫正中心创建为抓手,建强阵地、规范执法、智能监管、多元帮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抓组织领导推进有力
【资料图】
高位谋划。将社区矫正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县委、政府领导定期听取汇报、指导督促检查,召开专题协调会6次,对社区矫正场所建设等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县社区矫正管理局挂牌成立,县、镇(办)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与各镇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全速推进。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和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对照创建标准和建设任务,召开业务培训会、专题推进会,研究协调解决难题,补齐短板弱项,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保障有力。争取组织、财政等部门支持,先后投入资金160余万元,为社区矫正中心和司法所招录配强12名懂法律、懂业务的年轻干警,切实为社区矫正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财力和人力保障。
抓工作保障优化平台
改造硬件设施。对社区矫正中心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改造新建指挥中心等16个功能室,面积达500平方米。结合“六好司法所”创建,同步对18个司法所进行规范化建设,每个司法所都成立了集宣告、学习教育等为一体的社区矫正办公室。完善软件档案。社区矫正中心30项制度全部上墙,更换标识标牌36个,布置矫务公开等文化墙10面50平方米。全面规范社区矫正档案和台账,规范标准在全市推广执行,整理装订2010年以来的社区矫正档案1100卷。配置信息设备。为社区矫正中心安装了摄像头、报警器,增配了高拍扫描仪、执法记录仪等设备36台,配置了自助矫正、VR教育等信息终端,赋能社区矫正工作科技化发展。
抓工作效能实现“三化”
数据资源信息化。依托社矫综合管理系统,按月汇总更新业务数据,信息录入率100%。使用自助矫正终端,读取矫正对象身份证信息,自动获取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建立矫正对象数字档案128份。指挥调度可视化。在社区矫正中心和司法所设置监控26路,视频会议、远程督查与司法所贯通,5G通信网络全覆盖,联通了综治视联网、钉钉、手机定位等平台,实现了矫正场所可视、执法过程可视、活动轨迹可视。应用管理智能化。推行审批事项、考核奖惩等业务网上办理,文书报表自动生成,逐步实现“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的信息化目标。通过视频监控、手机定位等,定期开展定位抽查、视频点名,有序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的智能化监管,钉钉打卡日签到率、手机定位成功率98%以上。
抓监管执法力促规范
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司法所长赴西北政法大学轮训,通过举办讲座、专题辅导等形式开展社区矫正学习培训,提升司法干警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今年共开展专题培训活动4次、培训65人。落实执法规范。加强对执法环节的规范管理,为司法所干警统一配发了制式服装,实行持证上岗,推广现场执法必须使用执法记录仪,优化了调查评估、接收、解矫等工作流程,明确法律文书格式,做到文书一人一档,施矫一人一册。严格执法检查。主动协商公检法,挂职狱警参与,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案件评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落实,今年共开展检查督查6次,督促整改问题12个。
抓教育矫治提升质效
开展沉浸情景教育。定制VR智慧矫正一体化终端与VR眼镜,通过VR技术构建多种虚拟监狱生活、酒驾、法庭审判等教育场景,支持重点矫正对象进行3D沉浸式教育体验。开展心理矫治教育。配备放松按摩椅、心理模型、沙盘,提供心理测试、咨询等服务,跟踪矫治效果。已在线开展心里评估16人次,线下个案干预5人。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推送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内容,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运用手机APP开展自主教学,完成在线学时2000余小时。
抓帮教服务凝聚合力
致力于公益服务。成立全市首支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在翠屏山公园建成首个大型公益活动基地,组织社矫对象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2场次。致力于安置就业。与县高新区瑞裕电子公司合作,建成全市最大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安置社矫对象就业89人,人均收入3万元,发布就业信息200余条。致力于救助帮扶。加强与民政等部门对接,为部分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过渡性安置和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协调解决生产生活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