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昊 任婷婷 中国水运报全媒记者 王寅娜 文/图
2022年6月28日,安徽芜湖最高气温达39度,热浪袭人。下午4时,在芜湖市鸠江南路延伸段工程跨青弋江大桥上,一名小伙子站在测绘仪前,微微弯着腰,旁若无人般盯着仪器,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黝黑的脸庞滚落下来。
“那个测过了,要再移动一下,小里程去一个七公分五,要移动到位啊。”小伙子是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副主任周海生。“每到夏天,我习惯了穿长袖衣服在太阳下暴晒,还要背着几十斤的测量仪器不停走动,经常是大汗淋淋,全身湿透。”
(相关资料图)
工作13个年头,他伴随着项目不断成长,现在已获“安徽工匠”称号。
经受考验 快速成长
1987年出生的周海生,2009年开始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周海生回忆说,那是福建平潭海峡大桥建设。
平潭冬季的风一般可达到七级以上,周海生与同事们外业测量都是顶风干活,感觉阻力非常大,作业时间长了也会头疼。“刚去时很不适应,但还是咬牙坚持,几年下来,工程顺利完工,个人也获得了成长。”周海生说。
从冰天雪地到烈日炎炎,从茫茫大海到荒山野岭。工程测量主阵地在户外,流动性较大。项目立项开始到工程收尾,都需要测量人的全程参与,有的项目一干就是4—5年。周海生说,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来的苦都不觉得苦了。
刻苦钻研 破解难题
2015年,中交二航局四公司承担了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五峰山大桥的建设。“首座”就意味着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当时的周海生作为大桥测量部门的负责人倍感压力。
“因为我没有做过,也没有前人经验可循,也找不到人问。但当时如果说这个任务拿不下来,我觉得我这个测量负责人是不够称职的,甚至有点丢人,很有危机感。”周海生回忆当时的压力如是说。
周海生在测量中。
于是,在重达133万吨的地沉井基础——大桥北锚碇锚固系统安装前,他提前一个月,吃住在工地,学习和研究资料,逐个解决安装中的测量定位难题。
“感觉就像重读了一次大学。”他凭借一股韧劲,反复研读大学专业课书本资料,找计算原理,又做了一个空间复杂结构特征点的计算表格,并通过计算表格和三维模型进行坐标比对。
最终,他领衔的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因沉井不均匀、沉降与位移带来的锚固系统动态测量难题,同时极大提高了施工测量作业安全性,节约施工成本745万多元,很好地服务了大桥建设。
追求卓越 收获专利
周海生在工作中的拼劲是出了名了。他的徒弟周超说:“在工作上,我师傅是一个始终奋斗在一线的守望者,无论寒冬酷暑,每天坚持七点钟以前到岗,晚上十一点后才回去休息,是我们各方面学习的楷模。”
中交二航局四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刁湘俊在谈到周海生时,也赞赏有加:“周海生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以来获得了一大批专利成果。在我们特大型的项目上,这些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9年至今,周海生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获得专利和技术应用12项。参与的超大沉井下沉QC小组课题成果,获中国建筑业协会QC成果交流三类成果。他也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21年12月27日,安徽省总工会评选出了2021年度“安徽工匠”,周海生榜上有名。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是施工的‘眼睛’,我愿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与一技之长,为我们国家桥梁建设尽一份力。”周海生告诉记者,每当看到他参与的一座座世界领先的桥梁建成通车,他都倍感自豪。手中的测量仪器不仅是他的工作器具,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助手,更是他践行工匠精神的依托。
(原载于2022年7月17日《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