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斯智库是国内首家致力于中国宏观经济拐点研究和风百思特网险研究的独立智库机构,通过对宏观经济,金融,法律,风险等领域开展基于数据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国民经济生活中,能够保障经济金融长期稳定发展的各类拐点即边界,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谏言。欢迎搜索“蒙格斯报告”公众号。

因此,文化就是使一个社会或者组织变为文明的状态。

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如果从词源的角度看,汉语中“文化”二字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上说:“文明以止,从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便;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从字面以上讲,“文”指文明,“文明以止,从文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化”指一种状态,也是使一件事物转化为一种状态的过程。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使一个社会或者组织变为文明的状态。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文化的概括得到了广泛认同,他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铭刻在人们内心;二是缓慢延伸,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己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这个归纳非常精练明确。

英文culture,起源于拉丁语cultura,词源是cultus,cultus是colere的过去分词形式,colere的基本含义是“耕种、栽培、修饰、打扮、景仰、崇拜、祭祀”,也是使一个事物变得更加美好的意思。

我在多年的研究和观察中也有较深的体会,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社会文化,都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在性。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企业的员工行为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这种影响力是深远和广泛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第二,影响力。

企业文化虽然是内在的,但其影响力却是明显的,会直接影响现有制度的执行和新制度的制定,其影响的方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既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恰恰相反,起到阻碍作用。

第三,变动性。

文化是可以改变的,每一个员工,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人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决策都在改变着文化,可能是加强现有的文化导向,也可能相反。

第四,持久性。

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尽管可以改变,但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这往往成为企业创新和变革的阻力。

关于企业文化有很多误解,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只有好的企业、卓越的企业才有企业文化,规模小的、市场份额小的、经营不善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在于对企业文化本质特点的不了解和形而上学的主观判断。

仔细观察,无论所有制、规模、行业、国别,只要是一个企业,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汇集在一起就会有积淀和表现,尤其是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更是会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每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差别在于这种文化特点是否被人有意识地观察、总结、提炼和管理。

企业的文化是否能够持续促进企业的发展,才是不同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差距所在。

比如海尔集团在发展初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百思特网故事,张瑞敏为了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当众砸坏一批质量不合格产品,开始了以质量求生存的道路,那时的海尔不过是一家集体企业,但这件事为这家集体企业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显然,文化并不因为其小就不存在。

企业的文化是否能够持续促进企业的发展,才是不同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上的差距所在。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银行必须重视这种文化存在,有意识地管理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有自己的文化。大型银行在过去都是按照政府机构管理,因此政府机关的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尽管经过商业化转型、股份制改造、上市等大量商业改革,但官商文化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历史上都是专业银行,由此延续了大量专业银行的文化内涵,有的银行国际化程度高一些,员工更易于与欧美发达国家沟通交流,多少有一些欧美文化痕迹,有的银行历史上履行财政职能,在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上体现出更多的严谨和细致;有的银行长期承担社会结算服务,具有广泛的网络资源,文化上体现出更多的大众特征,在消费者中有较为广泛的认同。大型商业银行过去或许并没有特意总结管理企业文化,但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这就是企业文化。银行可以有相同的产品、网点、服务,但不同文化锻造百思特网出了不同的银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