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成都车展上,捷途品牌全新SUV车型——旅行者进行了预售,预售价区间为14.09-18.09万元。在会后,我们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捷途汽车总经理助理、捷途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纯伟以及捷途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永进行了沟通。
【资料图】
在沟通中,李学用提到,虽然奇瑞又走向了多品牌的发展,但奇瑞集团5个品牌内部有清晰的分工:奇瑞是务实、家用,相当于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星途相当于奥迪、雷克萨斯,做高端市场。捷途,代表越野、旅行,后面还会出皮卡,也会出带大梁的更越野的车。iCAR代表智能电动,以纯电为主,打造纯电的潮玩产品。
同是他还表示,捷途旅行者(参数|询价)预计在9月20日左右上市,这款车搭载了奇瑞最新的1.5T发动机和2.0T发动机,搭载了XWD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虽然没有大梁,但是其主要定位是“可城、可野”,主打舒适、越野的一个平衡。同时,捷途还是很看好轻越野市场,在李学用看来,更多人会选择去过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品质生活,20万左右的轻越野车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追求诗和远方,未来5年也还会有好的发展。
针对新能源市场,奇瑞会基于奇瑞品牌发布一个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系列,将在12月份发布。捷途也会发布一个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系列,应对接下来的市场竞争。
以下为专访实录:
大众侃车(赵广喜):我先问一下学用总,旅行者发布也有一段时间了,并且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这款车对于捷途来讲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你怎么看待旅行者对于捷途这个品牌旅行+的意义?另外,这次车展是一个集中发布,尤其大的奇瑞集团下面硬派的SUV产品越来越多了,你怎么看待这个市场?
奇瑞品牌内部有清晰的分工与更好的协作:我们内部五个品牌有清晰的区别,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奇瑞是务实、家用,给亿万家庭造车,相当于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星途相当于奥迪、雷克萨斯,做高端市场。捷途,旅行者就是最好的代表,捷途代表越野、旅行,后面还会出皮卡,也会出带大梁的更越野的车。iCAR代表智能电动,以纯电为主,打造纯电的潮玩产品,也会把我们经典的QQ车型持续迭代。
旅行者和捷途是兼具城市SUV的舒适性,有一定的越野能力,适合多路况出行,真正带你去更远的地方,和探索06有很本质的区别。
动力总成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燃油,一个是混动,可能会有增程。
李学用:关于市场战略和方向主要由我来负责,怎么能够把它卖好由纯伟总来回答;怎么卖的细节落地方式方法刘永总来负责。
接着赵老师说的我也说一下。第一,继我们去年联合团拜会,再到我们后来联合发布新能源,再到上海车展,再到今天的成都车展,整个奇瑞集团一直以四大品牌联合参展、联合发布的形式,这一点说明:我们内部五个品牌有清晰的区别,有了自己明确的方向,奇瑞是务实、家用,给亿万家庭造车,相当于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星途相当于奥迪、雷克萨斯,做高端。捷途,今天这个旅行者就是最好的代表,捷途代表越野、旅行,后面还会出皮卡,也会出带大梁的更越野的车。iCAR代表智能电动,以纯电为主,打造纯电的潮玩产品,也会把我们经典的QQ车型持续迭代。这个说明我们内部各大品牌有了很好的分工,同时也说明各大品牌有了更好的协作。
比如说我们都是基于集团的C-DM来做整个全面的混动化,也是基于集团对每个品牌的定位,比如奇瑞、捷途可能就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化,而星途新纪元和iCAR就以纯电为主来全面的新能源化。说明内部既分工又协作,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比较清楚,这样才能够让奇瑞集团能够良性发展。以前可能我们叫分兵突围、各自作战,能够保证生存的情况下冲出一条血路做得更好。而今天可能大家是要阵地作战,要结合各自的分工和各自的优势去攻山头、打各自的阵地,这应该是整个奇瑞集团一个很大的变化。
截至8月20号,奇瑞汽车今年销量已经过了100万台,这是有史以来最快的,在以前也是无法想象的。今天来看,董事长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面可能每个月保证在15万台以上,甚至冲击每月20万台以上的销量,这是整个集团的情况。
至于说旅行者这个车,首先在内部我们探索06主要是15万以下,甚至14万以下的汽车市场,旅行者主要是卖15万以上的车。探索06是探索系列,是打造以精致、安全、科技为主的车,它更多的是给年轻人一个新的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旅行者是兼具城市SUV的舒适性,有一定的越野能力,适合多路况出行,所以这两个还是有很本质的区别。
对于旅行者来讲,我认为市场不小。众人拾柴火焰高,很欢迎每个企业都来做这个车型,大家一起带动市场发展。我个人理解市场容量超过200万台,在1到2年内就能实现。这种轻越野车,有的带大梁,有的不带大梁,可城可野,可颜可悦,大家的定位都差不了太多。
动力总成有两种,一个是燃油,一个是混动,这两个为主,可能会有增程。但纯电我个人理解可能它还只是个概念上的需求,真正开着纯电去西藏、新疆我估计你们谁都不敢。燃油和混动应该会是主力,我们旅行者也是一样。
车云网(何毅):之前已经问过李总、张总问题,今天请教刘总一个问题,来这个展台之前正好结束路虎的专访,他跟您的观点是一样的。我的问题是在偏硬朗、硬派的越野车市场,未来市场有多大,我们产品力够不够好,想请刘总讲讲跟竞品相比的我们的产品力优势主要在哪儿?
定位“旅行越野SUV”,在定位上面延续了旅行+的定位。动力选择上,整体布局有燃油、有混动,在动力选择上比其他品牌考虑得更加全面。
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可以自动地实现脱困,有两把电子锁,一把锁叫电子限滑差速器,是在后桥上面,中间还有一个叫智能扭矩管理器。这两个都是电子操控的,通过电子识别,它的介入时间小于0.1秒,让小白、女性群体也能轻松脱困。
刘永:首先,在定位上面延续了旅行+定位,抢占了“旅行越野SUV”这个很好的定位。其次,在产品上有几个优势:一个是外观,硬朗型外形基本上得到了广大行业内外,包括用户的很多认可,无论是现有的、后续推出的产品来讲,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站位。
另外在动力选择上来看,我们整体布局有燃油、有混动,在动力选择上比其他品牌考虑得更加全面。比如鲲鹏动力2.0,在整个行业2.0级别里面首屈一指,功率可以达到187千瓦,扭矩可以达到390牛米。尤其是我们这次全球首发的XWD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实力优于同级的四驱系统,它不仅可以做到几种模式的智能识别和自动切换,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适用小白用户的使用,这是一个我认为在产品力上体现最好的地方。其实平时我们见到的越野车往往都是手动切换,而我们这个是可以自动切换,相当于有6种模式,操控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另外,基于这个平台之下,我们后面也有很多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带大梁的,T-2、T-3等。
李学用:XWD我补充一点,XWD它是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技术,是全球第一个合作项目落地,就是跟我们捷途的旅行者。XWD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的优势很明显,它可以自动地实现脱困,有两把电子锁,一把锁叫电子限滑差速器,是在后桥上面,中间还有一个叫智能扭矩管理器。这两个都是电子操控的,通过电子识别,它的介入时间在0.1秒内,比正常手动就不用讲了。它是自动介入的,在30公里以内,0.1秒以内它都可以介入。所以它是让小白也能脱困,女性也能脱困。它不需要像那些机械的差速锁,需要去操控,去理解这个锁指哪个轮、扭矩怎么分。XWD是通过智能实现,扭矩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左右轮、前后轮0%-100%的扭矩分配,而且完全是自动操作,对女性操作特别友好。
举个例子,原来开车的高手都开手动档,现在大家都愿意开自动档,因为自动档确实更便捷一些。原来机械脱困的差速锁,好比是手动档的车,而现在我们这个相当于是自动档的车,让不太懂越野技能的人也能够真正、轻松去实现越野。
网易汽车(张原源):今天我们公布了预售价,后面我们上市的时间点,包括交付的时间点,以及我们今年的产能大概满足多少个客户提车?
上市时间初步定在9月20号左右
正式的交付应该在9月10号左右可以大面积的提到用户手里面
张纯伟:初步定在9月20号左右,最终上市时间目前还在盘,盘地方、盘具体的方案。 交付方面,现在车已经陆陆续续到终端,因为前期的一些车可能我们还要做一些展示、商超、试驾、体验,还有经销商的试驾,大面积交付到用户手中应该在9月10号左右。今年的产量,李总给事业部要求大概在4万-4.5万左右,目前看压力比较大,需要一个周期。
高动能(高华):咱们这个车前面跟媒体、用户用了很多共创的手段,我印象里好像是很早就开始做了,我自己都参加了好几轮。旅行者是目前各个企业里面共创的时间最长的,也是宣传期最长的,奇瑞在这个过程有没有总结一些经验,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会不会推广到其他车上去?
从产品本身的开发周期来讲已经是非常短了,只是营销手法的差异,给用户感觉很长。专门成立了一个用户共创的组织,通过这款产品反过来改变了奇瑞事业部内部的组织架构,为未来其他产品继续实现共创提供前提。
复盘:第一,共创的时间周期和研发的工程周期会出现错配的现象;第二,在前装和后装上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张纯伟:高老师参加过我们好几次的共创,我们也交流过好多次。我们是去年1月份真正地发布了这个车的概念,当时就是一个模型车,去年1月份到今年9月份我们就正式的做出来了,实际上8月份就正式出来了,感觉时间挺长,其实并不长。
高动能(高华):都已经被用户说成是“磨叽车”。
张纯伟:可能用户期待比较强烈,因为品牌发展初期,需要给商家、用户信心和更多期待,所以可能前期透露的信息多一点。按照别的车企的做法,可能时间周期稍微压缩一下,比如6个月前可能陆陆续续透露,3个月之后可能基本上车快出来之后才会做营销。所以这可能是由于营销手法的差异,给用户感觉很长,但是从产品本身的开发周期来讲我们已经是非常非常短的。
第二,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用户共创的组织在研发部和营销部,等于通过这款产品,反过来改变了我们事业部内部的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是保证未来其他产品继续共创实现的前提条件。
在这款车上,我们自己也在总结和复盘,一是我们共创的时间周期和我们研发的工程周期会出现一些错配的现象,比如说用户提一些建议,但是研发的周期已经过了,这就需要在改版上去实现,有些可能需要改装。第二,在前装和后装上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觉得共创出来的结果,在产品本身上其实有很多地方实现了。你看模型车,包括李总在各种场合说的后尾门,因为开启跟关闭的时候比较重,所以后来我们全系标配了电吸后尾门。包括上面的行李架,为了装车顶、帐篷等我们考虑了预留等。
为什么今天发布的时候没有说太多?是因为之前我们也吸取了别的经验和教训。有时候产品需要拉品质、需要一定周期,共创产品还会出现两边都要去做的情况,可能压力比较大。所以在正式上市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产品全部会放在车上最终展示给大家看。
凤凰汽车(王巍):关于多品牌的情况,我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们这边可能还有两个品牌要发布,还不包括跟华为的合作。奇瑞是最早做多品牌的,这里面一定有经验,甚至是教训,接下来这么多品牌,您作为母品牌的营销负责人,怎么去平衡母品牌和这些子品牌的关系?捷途这边的问题,因为纯伟总是负责国内的,我想问国际目前拓展的情况,看谁方便能回答一下?
奇瑞汽车从去年团拜到北京车展到今天,都是集团联合在一起,说明大家充分协作,而且有了明确的分工。奇瑞会基于奇瑞品牌发布一个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系列,将在12月份发布。
?新品牌基于捷途的DNA和捷途的体系、捷途的营销体系、捷途的品牌体系去打造。不管是用发动机驱动、混动启动还是电磁驱动,车的本身依然无比的关键和重要。奇瑞永远把安全放在首位,你可以永远放心奇瑞的整个营销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体系、管控体系,而这些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核心。
?所有产品向新能源转身,同时也不放弃燃油车。整个集团内部有协作与分工,各自有各自的产品和市场。协作方面,所有的技术底座是完全一样的,往大了说就是鲲鹏动力、雄狮智能、银河生态和火星架构,基于这四个底座来支撑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个品牌。
?基于整个奇瑞集团出口的基础上打造产品开发全球化,品牌打造全球化,用户运维全球化,数字营销全球化、新媒体全球化。整个捷途事业部全面验证国内、国际的高度协同,包括机构协同、人事协同、职能协同。
李学用:我们从去年团拜到北京车展到今天,都是集团联合在一起,说明大家充分协作,而且有了明确的分工。从现有的品牌看,奇瑞是务实顾家,给大众造车,是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星途是高端,类比雷克萨斯和奥迪。至于说它是用燃油,还是用混动纯电去突破,我个人觉得不重要,用枪、炮、子弹都可以,但是必须突破就要走高端。捷途就是以今天的旅行者为代表,它代表着旅行、越野,代表着未来轻越野的车,更旅行的车,以旅行为导向做车。iCAR做纯电为主,智能的、电动的、科技的车。
再回到你说的根本问题,第一个,还要发布。我认为它不能叫全新的品牌,奇瑞会基于奇瑞品牌发布一个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系列,会在12月份发布。捷途也会发布一个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系列,你也可以理解为奇瑞已经有了瑞虎、艾瑞泽、探索三个系列,它可能是第四个系列。对于捷途来讲,它已经有X70、X90这样的系列,都是基于捷途的DNA和捷途的体系,捷途的营销体系、捷途的品牌体系去打造。
我们理解大家三年前、四年前说新势力,说自己就跟别的不一样,我们觉得不是这样的。通过这几年来看,大家对所谓的自主五常也好,对这些发展多年的燃油车企业可能更具信任感。因为毕竟车它是一个安全件,它是一个需要长期行驶的件,不管是用发动机驱动、混动启动还是电磁驱动,车的本身依然无比的关键和重要,是否安全、是否有标准,奇瑞永远是把安全放在首位,永远有它的标准。所以你永远可以放心奇瑞的整个营销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体系、管控体系,而这些也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核心。
所以基于此,从奇瑞的整体转型新能源来讲,在奇瑞下面发布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捷途也要发布以混动为主的新能源,大概今年十月份发布。I-CAR做纯电,星途做新纪元,让所有的产品线全面向新能源转身,同时也不放弃燃油车,因为我们觉得中国幅员辽阔,我个人觉得,就算是10年后,或者2030年,至少还有30%的燃油车。中国有2千多万的市场,也就是说有六七百万都是燃油车。我认为这个数,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电池在储能成本上发生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
我也认为汽车市场格局是4:3:3,40%的混动、30%的纯电、30%的燃油。为什么30%的纯电呢?我们发现今年的数据,混动增长120%,纯电只增长20%,而且1-5月份纯电是负增长的、持平的,是因为6月份有的企业需要报表,需要半年财报就起来了。还有很多是TO G、TO B的,也不完全TO C的,所以纯电已经到了一定的量,在这个量级再往上其实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制定了新能源战略。
同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相互怎么赋能?首先我们整个公司内部,所有的混动平台都是整个奇瑞集团的火星架构。捷途是基于火星架构打造的昆仑平台,所有的互动都来源于火星架构,动力总成都来源于C-DM。什么是C-DM呢?C-DM就是自己第五代专用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4.5%,加上我们自己第三代混动专用变速箱,有三档,有二档。当然我们会推三档,因为三档是混动最好的一种方式,我们会把它做好。一档也会做,你们会看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很多都是一档。然后再结合我们和宁德时代联合发布的电池技术来做电池。所以奇瑞的C-DM就是自己的第五代混动专用发动机,自己的第三代混动专用变速箱,结合宁德时代的电池,组成了奇瑞的整个混动系统。
综上可以看出,整个集团内部,混动基于火星架构、基于奇瑞集团的整个C-DM。电池系统。电池安全和整个电子架构都是集团统一电子架构下的电子安全和电子打造,这就是整个集团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每个产品线各自有各自的产品和市场,然后进行协作。所有的技术底座是完全一样的,往大了说就是鲲鹏动力、雄狮智能、银河生态和火星架构,基于这四个底座来支撑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个品牌。所以目前来讲,我觉得奇瑞内部的技术架构是非常清晰的。
至于捷途海外,我们是2019年开始出口的,在去年的出口接近5万台,2019年才开始,今年的出口预计在12万到15万之间。目前我们出头的市场,有中东、南美、非洲,也有欧盟的部分市场。
凤凰汽车(王巍):我看上半年很多国家都做上市了。
李学用:这就是目前捷途事业部灵活的一些打法。比如说品牌的工作,来勇总是既管国内,又管国际,他是高度协同的,比如说我们的生态用户运营都是数字营销,国内和国际是打通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以金字塔作为背景,做了一场大圣和90的上市发布会,也在国内同步直播,观众量非常大。所以对我们来讲,产品一开发就全球化,品牌整个一做就是全球化,用户运维一做就是全球化,此外数字营销全球化、新媒体全球化。现在我说的整个捷途事业部全面验证国内国际的高度协同,机构协同、人事协同、职能协同,所以我认为会探索一个全新的模式,会让真正一个品牌能够更快的全球化。当然,我们也是基于整个奇瑞集团出口这么好的底子的基础上打造的这个系统,我们预计明年国内出口有望,光捷途就能够突破30万,我们在制定这个目标去做,目前还得再翻一倍。
因为我们去年只有5万台车,今年做了12万到15万,就相当于翻了2到3倍,我们想明年再翻2到3倍,来实现连续翻倍的增长。我们尹总说这个叫“集团要跨越式发展”。我说“我们国际要飞跃式发展,才能够满足现在这个发展的需求,要尽快占领国际市场。”
汽车之家(王寅):我请问张总一个问题,刚才我也去车展转了转,我发现今年成都市场整个硬派车特别多,包括BJ40、哈佛的猛龙,还有咱们的旅行者,你认为接下来的这种稍微硬派一点的车的市场,是大家一块把一个蛋糕做大,还是说它会和传统的虎8或者哈弗H6这种车去抢市场份额?你们认为这个市场的前景到底有多大?
张纯伟:刚刚李总也说了,他预测是200万左右市场空间的容量。我个人理解,一个是,旅行越野车肯定会抢传统的城市SUV的量,因为目前来看,城市SUV被混动、电动抢了一批,旅行越野肯定会抢一批。
随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个人的自我、个性的释放和需求,未来汽车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差异化,所以旅行越野一定会抢传统的城市SUV的量。第二,旅行越野车可能会扩张一部分的市场。过去大家没有看到这种硬派造型的车,对圆润的车审美疲劳会激发一部分的需求。
搜狐汽车(张丽玥):张总,我想接着问一个问题,是关于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这个问题。成都新能源保有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并不受政策限购。作为整个西部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市场,我们有什么样的布局?您可以提供怎样的商业动态?
混动系列是捷途下一步比较重要的规划,比较看重长距离行驶状态。
张纯伟:刚刚李总也把集团的各个品牌的布局说了,我就说一下捷途。捷途接下来可能会发布一个混动系列,大家可以理解为类似吉利的银河,或者长城的枭龙,目前我们还在策划当中。借助上次几个发布会和经销商会议,其实已经有很多全国意向商家表达对我们的支持,目前有100个商家跟我们达成了共识。所以混动系列是捷途下一步比较重要的规划,因为捷途强调旅行家,所以我们产品长距离行驶是比较看重的一个状态。
十几年前,我也在成都待过三年,对成都市场也算是比较了解。成都市场的包容度非常好,我觉得大部分的品牌,在成都接受度都非常好。原来我们就说,如果哪个品牌在成都,或者在四川市场卖不好,基本上在全国都会很难。
水滴汽车(祁家博):中国人是最讲传承的,叫“无传承而无不利”,特别是文化界都讲的是“有传承才能立足。”收藏一张字画,要从古至今盖6个章。某品牌做硬派是从上往下的,传承的是品牌调性和基因。比如,北汽有越野的基因、长城有越野的基因、皮卡的基因都在,大家都信。捷途,刚才也提到,是越野、旅行。从基因上讲,我们怎么来说服用户?今天我们看到发布这种偏硬派的越野车,也看到网上有很多的声音去说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第一,产品要够硬。在这个级别里面,捷途旅行者的2.0T的发动机就是最好的,187千瓦、390牛米,比保时捷718的动力都要好,秒杀所有同级产品。第二,从技术层面来看,旅行者采用了全球最好的博格华纳的四驱技术,是全球最好的技术。第三,旅行者扭转刚度31000Nm/deg,和路虎卫士是差不多。第四,经过沙漠、戈壁等很多试驾,捷途旅行者可以征服100%度的爬坡度,涉水深度70cm。
?越野的本质是动力、是车身扭转刚度、是越野能力。有大梁不代表就是真越野,没大梁也不是不能越野。没大梁更舒适、油耗低。旅行者的油耗基本上9个油左右,购买经济性、使用舒适性得到完美的平衡。
李学用:我说一下,我觉得首先你的产品要够硬,这点非常关键。如果说我们都要去讲基因和DNA的话,蔚来、理想、小鹏都不应该存在,它本来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在这个级别里面,我们的2.0T的发动机就是最好的,187千瓦、390牛米,比保时捷718的动力都要好,秒杀所有的其他的几个产品,这个大家实际比较,其它产品和旅行者的差距不是差一点点,
第二,是技术层面。我们采用了全球最好的第六代博格华纳四驱技术,它就是全球最好的技术。它的XWD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拥有智能的两把锁,同级实力最好。
第三,旅行者车身扭转刚度31000Nm/deg。一辆车的越野实力够不够硬,比如能否通过交叉轴、车辆变形的时候能不能开门,核心值是扭转刚度。扭转刚度对车身钢的使用和车身结构的可靠性有很高要求,有了扭转刚度这个车就够硬,没有扭转刚度这个车就不够硬。城市SUV只有1.3-1.5左右,稍微硬派点的车只有2.3、2.5左右,我们的扭转刚度和路虎卫士是差不多的。
第四,经过在沙漠、戈壁等严苛环境的十佳,验证旅行者可以征服100%度的爬坡度(100%的爬坡度就45°)。对涉水深度方面,70cm没有任何问题。
前两天我们的生产基地去试驾,结果下了很大雨,然后坐我后面的那个工程师就讲“没问题、能过。”我说:“涉水深度多少?”他说:“60。”我说:“那开吧,问题不大。”结果你猜有多少?水过了舱盖1.15米。我想说的是,旅行者的防水级别是IP68,在30分钟以内,基本上涉水就可以说临时都接近1米,正常70左右,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这个车它是足够硬的,就像路虎卫士一样。
虽然很多人说没有大梁,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有了大梁之后,车身的重量增加,带来油耗增加,驾驶的舒适性也很差。你看某些车一踩刹车,一点头,为什么?因为它车身太重了。有大梁的车每次刹车点头,点得特别狠。在城市里面行驶,一会儿加油、一会儿刹车的情况下,开这种带大梁的车是非常不舒服的。总结一下,汽车带大梁车重就要增加,整个油耗增加非常大,驾驶也不舒服。
大家总看车带不带大梁,无非就是认为有大梁更越野。但我认为越野的本质是动力、是车身扭转刚度、是越野能力,不代表有大梁就真越野、没大梁就不能越野。没有大梁驾驶会更舒适,油耗会更低。旅行者的油耗基本上9个油左右,在城市里面代步没有任何问题,想越野就越野。旅行者做到了真正的可城、可野,购买经济性、使用舒适性得到完美的平衡。
当然你说我们要不要做大梁?也要做,后面有T2、T3、皮卡都会有。只是我认为20万以内,旅行者虽然没有大梁,但是最适合的旅行的越野车。我们更多想满足大家对生活的向往、旅行的向往、越野的向往,助用户向往就前往。但更多人日常还得要柴米油盐,还得要代步,还得要上下班,而不是真的有钱,天天越野。所以旅行者没有大梁,是我们对产品的定位和对市场的明确的需求的结果。
再回到你刚才说的是不是有基因?肯定有。我们当年做威麟品牌,做达喀尔拉力赛冠军,做环塔拉力赛,瑞虎也是冠军。所以我们在整个底盘的调教能力、越野能力,有十几二十年的底蕴。而且那个时候我们做硬盘越野的时候,还没有长城、哈佛、H6这些产品,因此我认为要讲“基因”,奇瑞是有的,而且是基于全球的越野基因。
大众侃车(赵广喜):因为主要还是轻越野,不希望更多的消费者真的拿去越野。
李学用:你可以去越野,没问题。但是我们更多的解决你的实用性+越野性,追求真正的可城可野,而不是只越野不实用。
新浪汽车(陈瑶):我们知道奇瑞销量是很大的,我们一直在讲价格评选、技术评选。但实际上,品牌想向上走的话,单车的平均售价要拉高的。从我自己的从业生涯中没有听到太多,奇瑞去说我们的单车均价提高了多少,所以是否可以在现有销量规模计划上透露一下?
奇瑞的定位是务实顾家,为老百姓造车。奇瑞的均价在12万-13万,整个均价有没有上涨,比起价值的提升,奇瑞更在乎如何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更在意是否让所有人都买得起车。
李学用:星途的销售均价已经做到17万以上了,它也是我们的高端品牌。捷途无所谓高端与低端,就是旅行爱好者,我认为捷途未来的销售均价也会超过15万。今天你们看到了我们的定价,主销的价格应该在17万左右。再回归到奇瑞,实际上大家知道我们瑞虎9本月终端出货肯定突破5000台,瑞虎9的定价是16万-18万,瑞虎9一上来第一个月3000,第二个月4000,第三个月4600,接下来5000多,我们走得比较稳,库存终端比较少,也不希望产生压库存,瑞虎9一直挂的奇瑞标,所以说明奇瑞的品牌可以支撑16万、17万的车。
奇瑞的均价在12万-13万,整个均价有没有上涨。我觉得我们既要在乎价值的提升,更要在乎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奇瑞还在造瑞虎5x、艾瑞泽5,是真的在给老百姓造车,我们造的车真的一分钱都不挣,很多都要亏钱。因为你想我们3x最低价49900,5x最低价59990,艾瑞泽最低价59900,这怎么挣钱,组车价格就是7万左右,挣不了钱。我们认为应该造,因为奇瑞的定位是务实顾家,为老百姓造车。
我去淄博,瑞虎3x上市,一个50多岁的老爷子买了3x正在提车,我很感动。我问他为什么买奇瑞车,他说觉得发动机好、皮实。看这个车很多年了,喜欢就买。我问买来做什么,他说偶尔钓钓鱼,平时自己开。那一分钟我是很感动的,真的觉得你造的车是我们老百姓买得起的,是他的生活所需。从中可以看出奇瑞务实、顾家,为全中国人造车的本质。因此,我们在意均价,但是更在意能否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我们不会盲目地往上拉均价。我们还在造3x、5x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买上车,同时扩大奇瑞品牌的影响力,也为奇瑞品牌旅行者、瑶光培养基盘用户。奇瑞内部的粉丝文化是很强的,凡是13万、15万以上的车,置换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很多都是奇瑞用户升级迭代进行换车,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希望能做到的使命。
搜狐汽车(张丽玥):关于市场的问题,近两年大家都在做轻越野的市场,面对大众用户的产品,您觉得越野这个赛道大家都集中力量去进入,而且这个赛道在不断扩大的市场的基本逻辑在哪里?另外会不会也经历一波非常严重的竞争及市场初心?
很看好轻越野市场,在这个“卷不起也躺不平”的时代,更多人会选择去过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品质生活,20万左右的轻越野车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追求诗和远方。
旅行者混动车型,车内有空调,可以不带发动机,就用电池带空调,每天晚上只需要2度电,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可以住在车里。外放电6000瓦,可以带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你开着车出去玩,完全不用住酒店,我个人觉得这会让很多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第二个背景是,70后、80后已经买过轿车、买过城市SUV了,再换车只能买轻越野车。轻越野车市场我认为有200万左右,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每个企业都去开辟这个市场,都去传播这种生活方式。
捷途做旅行家、做生态做了四五年了,从318从上海到西藏建了200多个驿站形成品牌护城河,这点我们非常有信心。
李学用:首先我很看好这个市场,第一,疫情之后,大家对今年车市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实际上一季度表现非常差,二季度非常乱。这对大家的内心冲击很大。再往大的讲,不光是中国车市,目前的经济状态,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满意。这是一个卷不起也躺不平的时代,更多人会适当地选择去过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品质生活。在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和人们的购买实力情况下,我个人认为20万左右的轻越野车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去追寻诗和远方。旅行者还有混动车型,车内有空调的,每天晚上只需要2度电,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可以住在车里。外放电6000瓦,可以带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用户可以开着车出去玩,完全不用住酒店。我个人觉得这会让很多人形成一种习惯,这种梗习惯符合当前的经济现状、人们生活现状和对于诗和远方的追求。
对于买车来说,年轻化是伪命题。更多的年轻人并没有这么多钱,而很多50多岁的用户也想自己闲暇时间开一辆性能满足的车,这这种现状下一定会产生像旅行者的轻越野车这个市场。为什么日本市场总是小车,欧洲市场都是小车,一个是经济习惯,一个是道路条件决定了买小车。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决定了大家愿意买这样的车出去玩。70后、80后是买第二辆车了,已经买过轿车了,已经买过城市SUV了,只能买这个车,所以这是第二个大的背景。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0年左右到2012年左右是中国SUV兴起的时代,瑞虎5出来了,当时2012年卖了12万,国内国际都卖得很好,但是遗憾的是2012年之后没有猛追猛打做更多的SUV。SUV空间更好、视野更好后来也没怎么增长,SUV慢慢起来了,2015年、2016年量起来了,占到了汽车半壁江山。现在从城市SUV的份额中又要分出一半来,很多人不直接买城市SUV了,而直接买轻越野的车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认为这是时代的变化,这个市场我认为比较大,有200万左右。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每个企业都去做、都去传播这种生活方式。
捷途做旅行家、做生态做了四五年了,318从上海到西藏建了200多个驿站,其中包含4S店、景区、露营地、餐厅,只要导航一健就能到达,这就是品牌护城河,这也是我们的产品理念。
因此,不管从经济社会背景、还是用户选择和产品的变化来看,我认为轻越野SUV不是红海,至少在未来5年还有很好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