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进阶阶段,是以5G和AI等科技手段驱动城市的重塑,将城市孪生体数字化、平台化和标签化,以一体化的新视角重塑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领域大致可划分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存储计算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三大类,是数字孪生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孪生城市核心技术包含六大板块分别为孪生建模、标识感知、交互控制、仿真推演、可视化渲染、GIS与新型测绘;辐射下游数字孪生制造、数字孪生电力、数字孪生医疗等领域。
(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数字孪生城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基础建设和交通、地下空间、安防应急、环保水务等领域的G端(政府和事业单位)市场应用,以及园区、住宅小区等B端市场应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达27亿元,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将实现多轮爆发并维持较高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将达87亿元,2025年将增至173亿元。
2019-2025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将其纳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在全国范围加快CIM平台的落地建设,并协调解决各种建模技术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数据标准统一等问题。在国家层面,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与落地。
中国数字孪生技术行业市场前瞻分析2023
数字孪生是5G赋能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作为5G衍生应用,可以加速物联网成型和物联网设备数字化,与5G三大场景之一的万物互联需求强耦合。在未来的5G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趋势日益明显,将催生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孪生日趋成为产业各界研究热点,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从全球数字孪生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孪生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进程当中。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报告数据,截止到2021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规模达到49亿美元,预计全球数字孪生市场将以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6年将达到482亿美元。
2020-2026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数字孪生市场融资事件达27起,融资金额达27.75亿元,行业融资情况呈向好态势并升至高点。资本市场上,多家专注于数字孪生技术城市空间应用的初创企业获得了大额融资,明星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资本均有布局。从申报案例来看,全球数字孪生城市当前建设案例中涉及公共服务或管理、社区发展、智能建筑的应用占比位列前三,分别达到55.6%、44.4%和40.7%。在所有中国数字孪生实践中,54%案例与智慧交通有关,31%案例涉及智慧社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1-2026年中国数字孪生技术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在数字世界中创建一个同物理实体城市外观一致、行动一致、思想一致的数字虚拟城市,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监测、诊断、回溯、预测和决策控制,用于实体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和优化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市民居住体验。数字孪生与各行业融合加深,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零碳园区以及城市应急)、智慧工业(流程型工业、离散型工业)、自动驾驶测试以及医疗场景(智慧医院、精准医疗及药物研发)的应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各行业应用场景。
数字孪生主要技术包括信息建模、信息同步、信息强化、信息分析、智能决策、信息访问界面、信息安全等七个方面,尽管目前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在快速演进当中。模拟、新数据源、互操作性、可视化、仪器、平台等多个方面的共同推动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快速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系列新兴技术的共同发展,上述要素还将持续得到优化,数字孪生技术发展将一边探索和尝试、一边优化和完善。
当前全球学术领域对数字孪生研究热度活跃,中国论文发布数量领先。投融资方面,行业融资热度逐步回暖,城市赛道景气度最高;数字孪生行业玩家可分为技术服务商(如CIM、BIM、可视化平台厂商等)以及集成方案厂商(如运营商、互联网大厂等)。技术、业务、资源三方面筑造数字孪生厂商竞争壁垒。数字孪生发展伴随产生四大挑战:厂商商业模式不成熟,支撑技术要求高,标准体系未统一以及数据能力不完善。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数字孪生技术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