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奶茶的年轻人又将“喝”出一家上市公司。

8月15日晚间,港交所网站披露,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茶百道”)已递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成立于2008年的茶百道,目前共有7117家门店,遍布31个省区市。2022年,茶百道的总销量达7.94亿杯。


(资料图片)

茶百道推出的品牌IP“茶茶”形象,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在此次递表之前,茶百道刚于今年6月完成了一笔9.7亿元的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兰馨亚洲、正心谷、中金同富等。据公开资料,这也是茶百道创立十余年来的第一笔公开融资,投后估值约180亿元。

年销量近8亿杯

近年来,以奶茶、果茶等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追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国新式茶饮店行业规模2017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9%,远高于中国软饮料行业4.1%的整体增速。

多个新式茶饮品牌在消费热潮的推动下快速成长,茶百道就是其中之一。

资料显示,茶百道成立于2008年,最早只是成都温江二中旁边不到20平方米的一间小店。在成立后的近10年时间里,茶百道发展速度相对温和,2019年公司门店数量超过500家。不过,到了2021年茶百道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

茶百道最畅销的经典茶饮主要包括杨枝甘露、豆乳玉麒麟、招牌芋圆奶茶、茉莉奶绿及西瓜啵啵,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从定价来看,茶百道的产品大部分处在10元-20元价格带,在新式茶饮中处于中端位置。2022年,茶百道门店的零售额约133亿元。同期,茶百道的总销量达7.94亿杯,订单总数达4.66亿。

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茶百道是中国前十大新式茶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一家,在2020年至2022年间零售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达139.7%。按2022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6.6%。

从门店运营来看,茶百道的高速扩张与其采取的特许经营模式有着密切关系。2020年、2021年及2022年,茶百道门店网络中分别有2240间、5070间、6352间加盟店,占同期茶百道门店总数的99.0%以上。

茶百道表示,通过与合格加盟商合作,公司有效扩大了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也确保了消费者获得一致、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97.9%

虽然奶茶是一门C端生意,但由于旗下绝大部分门店都是加盟店,所以茶百道的收入主要依靠B端。

上市申请材料显示,茶百道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以及包括外卖平台的在线运营及管理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收入。

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在门店扩张的带动下,近年来茶百道的业绩增长势头颇为强劲——公司收入从2020年的10.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7.9%;归母净利润从2亿元增长至9.5亿元。

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从成本方面来看,茶百道的销售成本主要在于原材料。2020年-2022年,包含制作茶饮原材料、配料及包装材料的货品成本为5.49亿元、20.32亿元、26.04亿元。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50.8%、55.8%、61.5%。

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茶百道的净利润率相对稳定,整体保持在22%上下。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率为22.9%。

未来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尽管所处市场的规模颇具增长潜力,但不可忽视的是,茶百道所面对的行业竞争正愈加激烈。

一方面是新品牌仍在陆续涌现,另一方面头部品牌喜茶、奈雪先后采取了下调产品价格、开放加盟等举措,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这都将给此前依靠加盟模式快速发展的茶百道等新式茶饮中端玩家,带来不小的压力。

按零售额计,国内新式茶饮前五大参与者情况,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从茶百道门店数量变化也可以看出来,公司2022年以来加盟店增长速度较此前有所放缓。虽然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受外部因素影响,但是市场“内卷”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目前来看,新式茶饮的下半场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价格和营销,供应链建设、数字化能力等都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上市成为不少新式茶饮的选择。此前,曾有市场消息传出,目前至少有6家国内新式茶饮品牌在筹划IPO事项。

此次IPO,茶百道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及强化供应链,发展数字化能力,品牌打造及推广活动,推出及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等。

茶百道表示,公司的扩展计划主要包括提高已布局区域门店渗透率和拓展至新的区域。公司认为,低线级城市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基于大数据分析,茶百道拟进一步对二线及以下城市进行门店加密,优先加密潜力商圈等战略区域。

国内新式茶饮前五大参与者门店城市分布情况,图片来源:茶百道上市材料

另一方面,茶百道将结合海外供应链和运营体系的搭建,计划将门店扩张至海外市场,未来公司计划优先拓展东南亚地区市场。

原文转自: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