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我国共有104个1类新药(按通用名计,不含中药)获批上市。

1、治疗领域:抗癌药最多


(资料图片)

在上述已获批上市的新药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最多,占了72.55%,如大家熟知的PD-1、CAR-T等皆属此类。

其次是神经系统、血液和造血器官、系统用抗感染药,分别占了10%、8%、7%。

2、研发成本:PD-1(20~50亿元)

据疑夕微博统计,我国3款国产PD-1研发成本介于20~50亿元之间,其中,首家获批上市的君实的拓益(特瑞普利单抗)累计研发投入为47.3亿元,其次是恒瑞的艾瑞卡和复宏汉霖的汉斯状,也都在20亿元以上,分别为21.9亿元和20.4亿元。

年治疗费用过百万的CAR-T(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研发成本为7.9亿元,其售价较高,还与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和高昂的生产成本有关。

恒瑞的另6款创新药的研发成本介于1.2~12亿元之间,即吡咯替尼(HER2抑制剂)12亿元、阿帕替尼(VEGFR2抑制剂)4.9亿元、瑞维鲁胺(AR抑制剂)4.4亿元、阿得贝利单抗(PD-L1单抗)3.7亿元、海曲泊帕(TPOR激动剂)2.6亿元、瑞马唑仑(GABAA受体激动剂)1.16亿元。

荣昌生物的两款新药都在8亿元以上,即泰它西普(TACI-Fc融合蛋白)8.9亿元、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8.1亿元。

可见,我国的新药研发支出与国际上研究一个新药动辄10~20亿美元的支出相比要少得多。

一著名PD-1上市公司老板认为,中国研发一款PD-1的支出应在20~30亿元之间,国内已上市了十几款,价格是国外的几十分之一,有投资回报的应该极少。创新如何持续是大家的共同话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