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篇文章,实在是让人胆战心惊,一个是北大国发院和智联招聘做的 ChatGPT 替代就业报告,报告的结论是 ChatGPT 为首的大语言模型会替代大部分白领和知识型工作。
另一篇文章是数据帝陈沁在财新发表的文章,他对中国 1639 种职业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成式 AI 替代率最高的职业是翻译,其次是保险核保人员和剧作家,这三种职业 90% 以上的工作内容都可以被 AI 替代。
其次,就是视觉传达设计人员,装饰美工,美术编辑,广告设计师等与美术、作图、视频有关的职业,被 AI 替代的工作内容也超过了 80%。
(资料图片)
被替代的职业不仅有偏文科的,如今理工科领域最挣钱的程序员,也有 75% 的工作内容面临被 AI 替代的风险,极端情况下,企业在未来可能会裁掉 70% 左右的程序员,只留下最精干,最有创新能力的一批人。
两篇文章的结论都认为,本轮生成式 AI 对白领工作影响最大,尤其是涉及 " 信息处理 "、" 数据处理 " 的工作。对蓝领工作和服务业影响最小,其中,包括绿化工、保洁员、按摩师、面点师等职业,几乎不受任何影响。
研究 AI 的学者们发现,越是人类后天经过艰苦学习学到的技能,越容易被 AI 替代,而人类天生具有的能力,AI 则不容易掌握。
比如按摩师,保洁工,他们的动作过于复杂,机器难以模仿,再比如秘书、管理者等需要长期和人打交道的工作,AI 也难以替代。
人的社交能力,身体的动作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化,AI 很难参透其中的秘密,而今天大部分职业,都是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对于这些人类创造而非与生俱来的知识和技能,AI 显示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
那些需要高成长性的职业,如今面临 AI 的威胁,而这些高成长性的职业,恰恰是中产阶级的基石。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人们总是想象底层的工作最容易被机器替代,ChatGPT 出现颠覆了这一认知,技术的演进和科幻作家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直到今日,美国都无法做出一个可以代替搬运工的人形工人,但 GPT 已经可以做的和文员、翻译、律师、会计、程序员一样出色。
中产阶级的覆灭,如今看来并不是幻想。这一过程在美国已经发生。
在 GPT-4 推出后,OpenAI 就发了一篇论文,来讲述这一技术革命的影响。他们预计大语言模型普及后,会有 80% 的美国劳动力受到影响,他们工作的 10% 会被 AI 替代,同时有 19% 的劳动力 50% 的工作会被 AI 替代。
他们还发现工资越高的职业被替代的可能性越高,这个趋势在年收入大于 10 万美元之后才趋于相反。大语言模型影响的,恰恰是中间阶层。
目前,已经出现两个活生生的案例。比如数据标注员,本来是一个新职业,2022 年才出现在《中国职业大典》中,主要工作内容是 " 标注和加工图片、文字、语音等业务的原始数据 "。
但 GPT 出现后,人工数据标注员迅速被替代,OpenAI 的实验,发现 GPT 的数据标注结果和人工标注结果相似度达到 81%,基本一样。而 GPT 打标的成本远低于人工。
GPT-4 标注 4 万条内容,每次标注 100 条,只需要 400 次,使用 GPT-4 的模型,每标注 100 条,仅需要 0.12 美元。也就是说,一共只需要耗费 48 美元,而人类数据标注员要完成 4 万条内容的标注,需要至少 1 万元,一星期。GPT 只需要半小时,一杯奶茶的钱。而两者的质量几乎一样,GPT 可以迅速替代人工标注员。
最近,好莱坞的罢工也与 AI 的应用有关。这是 63 年以来美国编剧工会和美国演员工会首次同时罢工,规模空前,这次罢工的核心就是 AI 影响就业,编剧不愿意把自己的剧本 " 投喂 " 给 AI,也不希望被降维到辅助 AI" 批改作业 " 的角色。演员则恐惧将被 " 数字人 " 替代,特别是群演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挤占。AI 在美国已经切实地开始摧毁中产阶级。
虽然已有的研究表示大语言模型还没有冲击到中国的就业市场,但是这更多是滞后效应,美国作为发明 AI、对 AI 最开放、监管最少的国家,自然受到的影响最大、最快,但技术的进步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种影响迟早也会传导到中国,这对于中国的未来,也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这周和媒体人曾航交流,他就提出了一个最坏的情境,就是生成式 AI 被大规模应用,它替代掉了一半以上的白领工作,却没有创造出多少新的工作岗位。
不要认为技术进步一定会创造新岗位,往往创造岗位和摧毁岗位的并不是一种技术,而且不同时间段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工业革命后,机器的迅速发展代替了大量人工,很多工人失业,工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被迫砸坏机器,9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发展也让很多欧美工人失去了工作,让美国蓝领 " 一个房子两个孩子两条狗 " 的生活破灭。
历史还表明,新技术的发展更大概率会扩大贫富差距,就美国的历史看,确实如此。70 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是 70% 左右,现在 50% 都不到了。财富高度集中于前 1%。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这种趋势会更加严重。
这两年,美国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大裁员,马斯克将推特员工从 8500 人裁到 1500 人,马斯克发现,即使裁掉 80% 的人,也丝毫不影响工作,这表明很多员工都是 " 冗余人口 ",并不创造价值,所谓的高薪只是一种变相的腐败。(阿里等国内大厂也开始学马斯克)
创造出 ChatGPT 的 OpenAI,也是个只有 375 人的小团队,但该公司的市值却高达 270 亿美元,以前高市值一定对应大公司,所以有了 " 大厂 " 这个称呼,但 OpenAI 打破了这一模式,它告诉世界小公司一样可以创造奇迹,只需要几个 " 超级个体 "。
未来公司的主流很可能会变成少数 " 超级个体 " 支撑的超级公司,AI 的作用就是让强者愈强,以前一个强者可能需要十几个普通人协助,但他现在,只需要一个 ChatGPT,AI 让 " 超级个体 " 如虎添翼,一个人可以完成几十人的工作。这种模式最后的结果只有 " 两极分化 "。
那时,社会很可能会变为少数精英与广大穷人的金字塔结构,中产阶级趋于消失,民主的基础会更加弱小,社会里会存在大量无所事事的 " 冗余人口 ",只能靠政府的救济生存,他们醉生梦死,在娱乐中浑浑噩噩的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样的世界,在美国已经看到了苗头。
只要不断将材料 " 投喂 " 被 AI,AI 就能不断学会白领的技能。人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在未来毫无用武之地,那些曾经被高薪聘请的白领也将成为新贫困阶层。正如工业革命时期被淘汰的工匠阶层,被全球化、自动化替代的美国蓝领贵族和被市场化替代的国企下岗工人。
那么未来什么人会吃香呢?我认为会有三种人,一种是低端服务人员,他们的动作太复杂,AI 无法学习。二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是少数,AI 也难以替代。
三就是 " 全才 ",那种具有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在机器胜任专业技能的背景下," 设定目标并让机器达成目标 " 会成为主要工作内容 ",它需要的是想象力和洞察力。同时 "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 会更加重要,情商的作用、人脉会更加明显。
工业革命时期那种切块式的分工会被历史淘汰,AI 将代替大量的执行层,未来将属于那些具备 " 领导能力 " 的人,这一路径对于善于 " 执行 "、" 模仿 ",缺乏个性的东亚国家相当不利。
历史大潮下,世界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所有人都将经受时代的大考。对于有心人来说,现在就该 " 早做准备 ",学会使用 AI,瞄准不易被替代的职业,不要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