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多位业内人士就“高盛百页报告论证下调国有大行评级”一事表示,中国银行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面对个别国际投行“唱空”,中国银行业和投资者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转型创新,持续提升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做大之后继续做强,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7月4日,高盛发布《测试“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报告,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对当前中国银行股的看法。研报核心观点为:数家国有银行面临“不可能三角”的困境,很难同时达到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派息水平。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如果地方政府允许债务展期,违约风险会受控,但银行将面临几年的利润损失。同时,报告对12家银行进行了评级,其中,给予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等5家银行的评级下调为“卖出”,给予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南京银行“中性”评级,并给予邮储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买入”评级。

该报告引发市场争议,券商、银行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意见。


【资料图】

7月6日,中金公司直接“回怼”——当日7时30分,中金公司货币金融分析部林英奇团队发布《国有大行基本面分析手册》指出,与常见的市场印象不同,我们认为国有大行盈利能力并不差:尽管ROE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但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较中小银行有明显优势,主要受益于资产端占比更高的按揭贷款和政府债券,在相同的资本占用水平下取得更多收益。

林英奇团队同时提出“八个更”力挺国有大行,认为国有大行具备八大优势:更低的杠杆,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安全资产占比更高,更严格的风险认定标准,更稳定的负债来源,息差更受益于存款降息,手续费表现更为稳定,资本新规更为受益,估值有望长期回升

以风险因素为例,林英奇团队认为,国有大行账面不良率、关注率与同业平均水平接近,但逾期率则低于同业,风险认定标准更加严格。2022年末,国有大行不良、逾期90+天贷款比例为190%,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48%)。截至今年一季度,国有大行平均拨备覆盖率超过250%,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此外,2022年4月国常会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可以预计拨备节约有望带来进一步的利润释放。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则质疑高盛此份报告的逻辑:“此份报告的基础逻辑是基于:第一,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预计6家资产负债表规模较大的大型银行将承担更多地方政府债务;第二,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成本,必然控制地方债利息,承担地方政府债务的银行利息收入会下降,银行利润和资产收益率受到冲击;第三,由于收益受到挤压,相关银行无法同时保持拨备、资本和股息的良好平衡,可能将为保持拨备、资本而降低股息,导致相关银行股价受到冲击。整个逻辑看似很完整,但其实充满了臆测。”

对此,方明质疑:

第一,地方政府债务的新增一定是由银行来承接而不是其他市场化方式吗?

第二,地方政府债务的利息是简单下降而不是根据市场信用评级而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吗?

第三,银行在数字化时代会简单地限制在其所称的“不可能的三位一体”之中吗?银行不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自身的利润水平以提升股价吗?

“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他说。

事实上,近年来海外投资和分析人士“唱空”中国的言论此起彼伏,但终究被中国经济平稳向前发展的事实所粉碎。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风险抵补能力是非常强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刚发布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就是最好的证明。

榜单数据显示,2023年,中资银行一级资本总额为3.3万亿美元;总资产增长1.12%,达到42万亿美元;贷款总额增长1.57%,达到24.8万亿美元;存款总额增长0.87%,达到31.3万亿美元。总体而言,中国持有全球32.67%的一级资本和27.69%的资产。“这一表现是高于全球水平的,因此高盛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中国银行业和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还是要以我为主加快转型创新,就一定能屹立不倒。”董希淼强调。

另据媒体报道,7月6日面对各方争议,高盛回应称,此份研报部分调整了个别银行的评级,并非“唱空”中国银行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