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实习生敖琪 通讯员 赵明 熊婷

随着暑假开始,连日来,前往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研学基地“三十六坊”开展研学游活动的学生增多。

湘潭市派驻乌石峰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罗适,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和村民忙着担当服务员、引导员,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各地学校学生。

乌石峰村紧邻彭德怀故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区位优势没有转换成引流优势,多数游客参观游览过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后便离开了,乌石峰村没有充分融入“乌石旅游朋友圈”。

“年轻人都进城了,只留下老人和儿童守村。留人,是摆在发展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湘潭市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后,和村支两委党员干部,走访调研,结合村情村貌、地理位置特点,确定适宜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研学旅游。

很快,乌石峰村成功引进湖南康旅融合旅行社(原康辉旅行社),携手成立丰农文化旅游公司,共同打造乡村研学旅游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将村里53户农户庭院作为农耕文化体验接待实践基地。

集红色教育、农家文创、户外拓展等多项体验于一体的“三十六坊”乡村研学旅游基地项目,接待游客已达10万人次,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破50万元大关。

看着稻田餐厅前7米宽的进村柏油路,湖南丰农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乌石峰村乡村“三十六坊”创始人陈容丰感慨万千,她见证了这条原本2.5米宽的坑洼土路的蜕变过程。修路、装路灯、改善农厕、引项目进村……这几年,村里大变样。

乌石峰村通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讲好讲活红色故事,不断延伸旅游链条,精心策划、精心打造、强化创新,研究谋划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以“三十六坊”主推的农耕文化来丰富红色文旅内涵,提升红色文旅品位,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