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防止“腐败年轻化”,要人性关怀更要人格塑造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日,多名“90后”干部接受审查调查通报引发关注。出生于1994年的河南省民权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肖遥、出生于1992年的四川省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长刘芳秀、出生于1991年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棚改办原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田博文……这些正值大好年华的年轻人,先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年轻干部刚参加工作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直接影响干部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入单位常常会有资历较深的党员干部以师傅的身份对年轻干部进行指导,一旦师傅自身不正领错了路,会直接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面对当前出现的“腐败年轻化”,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年轻干部刚参加工作,有的是在关键岗位被“围猎”,有的是因不良嗜好而误入歧途,有的是缺乏党性锻炼,社会阅历和基层历炼相对不足。而身边的“师傅领错路”,也是有些年轻干部起步即跌跤的重要原因。
正在播放的反映三代汉钢(以武钢为原型)人炼钢人生的电视剧《淬火丹心》,描写了生产一线的两名年轻人耿云辉和鞠兴华入职初期的一段故事。由于耿云辉的师傅对其业务技术和思想作风锱铢必较、严格要求,他很快成为比较全面的技术能手,经常为炼钢贡献革新发明,数次为排除严重生产隐患和保护工友安全挺身而出,获得老一代钢铁人的高度认同,也被年轻人所追随。而鞠兴华则有一位“老师傅”卢付厂长格外关心:由耿云辉领衔的四人小组一起研制的科研项目,该师傅怂恿参与者之一的鞠兴华以个人名义率先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引起风波,诱导他通过攀附厂领导关系,谋得一份热门的冷轧厂工作,后又极力脱离相对艰苦的生产一线,成为人们另眼相看的“特殊人物”。在与耿云辉争取进步的竞争中,该师傅对耿兴华嫉妒与打压对手的不当行为予以支持和掩饰。结果,耿云辉走上了一个年轻炼钢工人健康成长的道路,而鞠兴华则陷于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
鞠兴华初入职场的曲折,是身边“师傅领错路”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在工厂、机关等行业都不时在发生。部分单位对年轻人重使用、轻监管,多漏洞,让年轻干部的“偏航”得不到及时纠正。比这有过之而无不急的,就是年轻人身边的这些“好心人”。他们往往怀着“热心”“善意”,极力“亲近”“关怀”,一味满足年轻人对名利的欲望,却不知不觉让其偏离了人生方向。这不是“爱”而是“害”。这样的年轻人如果被委以重任或走上重要岗位,一旦遇到社会上的复杂情况,就很容易成为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们“围猎”的对象。1988年出生,在乡镇中层岗位上受贿9万的徐永兵,只有27岁。入职国企重要岗位不到半年就受贿8.7万元的曾繁贤,他们的经历是年轻干部踏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典型。他们往往在“人性关怀”上被突破,却在“人格品质”上跌大跤。
近日,某大学在举行毕业典礼时突遇大雨,校长将3000多字的致辞只念一个标题就结束这次典礼,受到现场大学生的热烈欢呼,也赢得社会和网络一片叫好。其中最主要的赞词是校长对大学生的人性关怀。这种关怀本无可厚非,但是否考虑到被关怀的他们将怎样经受人生的风雨?一系列思政课是否打牢了学生的价值观基础?平时对这一代年轻人意志品质有没有真正的锤炼?他们是否有走向复杂社会和面对艰苦工作经受考验的思想准备?
如果说这是在拷问大学,那么,当这些大学生不管经历了录用机构多么严格的考试考核,我们是否考察出他们基本的人格水平?当他们初入职场,不管是他的直接领导,还是工作关系的师傅,或是老同事及没有名分的“师傅”,我们是否给年轻人以积极引导和正面示范?特别是对那些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人,如果仅给予所谓“人性关怀”,那必然是低看了他们;如果他们因此迷失方向,就可能成为不法商人低成本“围猎”的对象,“腐败年轻化”就很容易发生。“炼钢更要炼人”,年轻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永远是人格的塑造。(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