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拖轮业已全面进入市场化,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8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港口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地方交通运输(港口)管理部门要促进港口拖轮市场公平竞争,督促拖轮经营人严格按照《港口收费计费办法》和公布的拖轮艘数配备标准,提供拖轮服务,并于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建立拖轮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拖轮经营人需通过平台公开拖轮配备情况和实时使用状态,供服务对象自主选择,不得排除、限制市场竞争。从事港口装卸的经营人不得限制或妨碍拖轮经营人提供拖轮服务,不得与拖轮经营人签订或变相签订服务协议,指定拖轮经营人服务。”
中国是进出口贸易大国,航运则为货物主要运输手段之一。航运业及港口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将使得拖轮业务的整体市场规模持续维持及发展;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拖轮经营主体可在海洋经济中为海上风电、海上平台建设及运营、海上运输等方面提供拖轮作业服务,进而取得增量市场机会。
拖轮市场的需求端主要由船舶的艘次、船舶大小以及码头的长度和数量决定。船舶艘次越多,对拖轮服务量的需求就越高;船舶大小越大,对拖轮拖力的要求就越高,间接使拖轮公司配备更多拖轮或购置更大马力的拖轮。而码头长度和数量的增加,也会使得更多船舶前来靠泊,所需拖轮数量会增加。随着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逐步增加,进出港船舶艘次也会随之增加,导致对拖轮服务的需求增大。
(资料图)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拖轮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拖轮一般指拖船,拖船是指用来拖动驳船和轮船的船舶。拖船的特点是结构牢固、稳定性好、船身小、主机功率大、牵引力大、操纵性能良好,但它本身没有装卸能力。它主要拖带载运物资的驳船和各种作业船。按照使用地区的不同,拖船可分为远洋拖船、内河拖船、沿海拖船、港内拖船、海洋救援拖船等种类。
在现代海洋环境中,拖轮的主要功能包括在沿海港口中协助进出港的大型船舶靠离泊、移泊及在海洋上拖带海上平台并协助其起、抛锚等。与大型船舶相比,拖轮体积虽小,但却是港口及海洋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辅助作业船舶。拖轮的服务对象为从事国际、国内运输业务的各类船舶,而地区和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使国内外航运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这就使得拖轮行业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且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
拖轮服务行业是一个古老且将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拖轮是港口物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为远洋大型船舶远洋航行提供“最初1海里”和“最后1海里”的动力服务,在国际海运体系中起到保障性服务作用。此外,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上平台建设的推进(如海上旅游平台、养殖平台、海工平台、电力平台、矿业平台等),拖轮将为各类无动力海上平台提供拖带建设、养护补给等服务。
2023年中国拖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拖轮企业的区域性与港口布局直接相关,拖轮企业主要在自身所能辐射到的港口提供拖轮服务。具体而言,拖轮企业在港内作业时需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而《港口经营许可证》会指定拖轮企业的经营区域及经营范围。如跨区作业,拖轮企业一方面在其他公共港口作业时需取得其他港口的经营许可,另一方面还需考虑拖轮远途航行新增的燃油和人工成本等。因此,拖轮企业及其下属拖轮一般集中驻扎在航运业较为发达的港口。
若拖轮企业业务为对外租赁拖轮或提供船舶代管等服务,则区域性不明显。因为在这些模式下,拖轮企业可将船舶及人员一次性派往客户指定的区域进行作业,租赁或代管期满后再收回船舶及人员,然后再派往下一个客户处。
拖轮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即四季度业务量较大,一季度业务量较小,这与港口业务量的季节性相同。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季节性主要受欧美西方国家节假日与商业预期的影响。我国作为商品出口大国,每年圣诞节前都需要出口大量的玩具服装到欧美市场,因此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在每年四季度达到顶峰;而一季度由于我国存在春节假期,导致外贸货物减少,所以一季度的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为全年最低。此外,航运成本和船舶适航性具有较大的季节性差异。一般来说,一季度气候条件较为复杂,航运成本也较高。通常夏秋季航运成本低于冬春季,而商家也会在冬季西方节日到来之前开始囤货,导致每年的第三季度也属于进出口贸易旺季。
拖轮的服务对象为从事国际、国内运输业务的各类船舶,而地区和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使国内外航运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这就使得拖轮行业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且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拖轮市场的需求端主要由船舶的艘次、船舶大小以及码头的长度和数量决定。船舶艘次越多,对拖轮服务量的需求就越高;船舶大小越大,对拖轮拖力的要求就越高,间接使拖轮公司配备更多拖轮或购置更大马力的拖轮。而码头长度和数量的增加,也会使得更多船舶前来靠泊,所需拖轮数量会增加。随着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逐步增加,进出港船舶艘次也会随之增加,导致对拖轮服务的需求增大。
想要了解更多拖轮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拖轮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