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不仅全面赋能国家基础设施,还在共享经济、智能手机等大众消费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022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自然资源、农业、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幅提升了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能力水平,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
【资料图】
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式进入北斗星座“大家庭
昨天(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卫星成功入轨后,目前已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接管,并正在开展早期轨道段测控工作,25日,这颗全新的北斗卫星将正式进入北斗星座“大家庭”。
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备份星,对增强北斗全球星座运行的稳健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几天,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控制卫星实施五次远地点变轨,并实施多批次位置捕获控制,让卫星最终定点在同步轨道上的工作轨位。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自2020年开通服务以来,进一步刺激和拉动了各行业对北斗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投入,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过去的北斗卫星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拥有更强的功能,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
数据显示,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核心产值达到1527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保障以及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北斗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北斗在天边,服务在身边。手机导航、自动驾驶、无人插秧、灾害预警、海上搜救……通过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与授时。
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北斗定位应用已进入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北斗定位与其他产业的创新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商业形式和模式,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北斗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在国家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两年多以来,在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等行业领域,及电力、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逐步形成深度应用和规模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北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有力推动了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北斗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时代,北斗产业升级换代将加速并催生更大的应用需求的爆发,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分享行业红利。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2550亿元,北斗系统增长20.4%。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
北斗正全面迈向综合时空体系发展新阶段,有望带动形成数万亿规模的时空信息服务市场。根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的发展将直接形成5~10亿/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体产值有望达到8000~10000亿元规模,中位数复合增速达19.6%,其中核心产值和北斗相关产值分别达3351亿和2681亿,复合增速均为20.9%。到2035年,直接产生和带动形成的总体产值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左右。
随着5G已经在我国逐步推进大规模商用进程,未来北斗+5G无疑将进一步惠及各行各业。卫星导航和移动通信有天然融合的基础,卫星导航可以支持移动通信网安全高效运行,反之,移动通信可以增强卫星导航的服务能力。北斗+5G的融合创新,将突破单一系统应用的局限性。通过北斗+5G两大新基建设施的彼此增强、互相赋能,可以形成泛在、无缝、高精度、高可信的PNT(定位导航授时能力)服务能力,助力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更多相关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北斗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