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除2020年1月30日拉响的最高级别警报。但是很多新冠患者“阳康”之后,身体出现疲劳或肌肉无力、心率过高、呼吸困难、睡眠困难、焦虑抑郁等现象,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些有可能是新冠后遗症,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统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202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长新冠”的临床定义[1]:感染新冠病毒3个月之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不能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对日常功能有影响的症状。


【资料图】

新冠病毒感染并不是单纯的呼吸疾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陈茂教授等联合英国学者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在线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不仅可导致急性心血管损伤,病毒感染后,血管内皮受损导致的血栓形成过程,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可能还有长期的影响。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工作组发布了长新冠心血管症状的诊治策略科学声明[2],声明指出,心血管症状是长新冠患者的第三大常见表现,微血管和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凝血障碍和微血栓,可能是长新冠患者持续存在心血管症状的原因。

应对长新冠关键在于溶栓

2020年4月,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科学家波舍尔通过对40多例死于新冠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很多死者都有血栓和肺栓塞的问题。病毒的感染不仅对呼吸道和肺部纤维造成危害,尤其对凝血系统和血管内壁有很强的破坏,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由血栓再引发肺栓塞导致死亡。新冠爆发初期,我国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临床机构的一线临床工作者在进行COVID-19的早期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时发现,将近20%的COVID-19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几乎所有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在 2021 年的一项研究[3]中,南非生理学家 Etheresia Pretorius 率先提出微血栓可能与长新冠虚弱的症状有关。其团队发现急性新冠患者以及症状持续六个月或更长时间的长新冠患者血液中的存在大量的微血栓(纤维蛋白原凝结成异常的淀粉样蛋白),这种微血栓的在一项后续研究中发现SARS-CoV-2 刺突蛋白(可在体内存在一年)会触发微血栓的形成,而身体的自然血块破坏过程似乎不容易分解。

正是这些微血栓导致了各种后遗症症状,这些症状不会因为增强免疫力等措施得到较大缓解。而且新冠诱发血栓具有滞后效应,有些患者新冠转阴之后血栓的形成也不会停止,其滞后效应期可延续至阳康后半年甚至一年半内。由此可见,新冠病毒会诱发机体形成血栓,针对新冠感染和“长新冠”,预防血栓形成和有效溶栓是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

枯草杆菌纤溶酶QK溶栓市场新突破

真福医药是集产、学、研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致力于研制多元化的优质健康产品,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药物的研发为主,兼营其他生物产品和食品,造福人类健康。

长新冠会诱发微血栓/血栓,预防血栓形成和有效溶栓是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真福医药十余年来深耕溶栓领域,从上千株菌株中筛选得到枯草杆菌Subtilisin-QK,发酵产生超高活性的溶栓蛋白酶--枯草杆菌纤溶酶QK。

真福医药对枯草杆菌Subtilisin-QK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保存于国家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NO:M203078)。该菌株发酵产生的枯草杆菌纤溶酶QK,溶栓特异性强,溶栓效率高,半衰期长且出血风险低的溶栓酶,可直接特异降解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真福医药团队经过反复的实验,对枯草杆菌纤溶酶QK进行基因改造、优化,进一步提高溶栓活性和靶向溶栓功效,使枯草杆菌纤溶酶QK在溶栓药物的开发上更具优势。

真福医药枯草杆菌纤溶酶溶QK溶栓新药的研发,将为我国心脑血管重大疾病防控带来巨大帮助,对现有溶栓药物市场格局产生变革,同时为治疗长新冠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和可能性。让我们共同期待真福医药研发的枯草杆菌纤溶酶QK溶栓新药成功上市,为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家庭带来希望!

来源:

[1] WHO Director-General"s opening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on COVID-19 - 7 October 2021

[2] Long COVID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elucidating causes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in order to develop targeted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 joint Scientific Statement of the ESC Working Groups on Cellular Biology of the Heart and Myocardial and Pericardial Diseases. Cardiovasc Res. 2023, 119(2): 336-356.

[3] Kell DB, Laubscher GJ, Pretorius E. A central role for amyloid fibrin microclots in long COVID/PASC: origin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Biochem J. 2022 Feb 17;479(4):537-559. doi: 10.1042/BCJ2022001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