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

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 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资料图】

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Solid-State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

电动平衡车系统常采用有刷直流电机或无刷直流电机,有刷电机特点是起动快、制动灵敏、可大范围里平滑调速、控制电路简单,适用于一般的动力设备,可连续工作5000小时,常规寿命两到三年,但连续工作1000小时,需更换碳刷; 无刷电机是电机和驱动器的整体,不用更换电刷,属机电一体化设备,可连续运行20000小时常规寿命七到十年,数字变频控制调速更容易,耗电量是有刷电机的三分之一,但造价高对控制精度的要求比较高,适用于对速度控制要求比较高的设备中。

在电动平衡车系统中,要获取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加速度传感器能将人体运动中产生加速度转换为信号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判断出人体做出的动作; 陀螺仪可将电动平衡车的旋转角速度转换为信号,旋转角速度积分处理对应着平衡车倾斜角度,从而可控制电动平衡车的平衡。

电动平衡车行业现状

欧美国家作为电动平衡车的主要市场,有着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将对部分无自主知识产权、依靠模仿、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形成无形的壁垒。目前北美市场参与企业主要有美国RAZOR、九号机器人、小米等。欧洲出台了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相关的技术规范,阻止了低端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间竞争较为激烈,如九号机器人、小米等。

国内市场电动平衡车行业参与者众多,规模较大的公司有九号机器人、杭州骑客、上海新世纪、深圳乐行天下、浙江涛涛、浙江艾沃克、常州爱尔威等。

2020年,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选择“单骑”出行这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尤其是欧洲地区对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以及电动平衡车等短距离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反而大大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电动平衡车出货量达到1032万台,同比增长23.7%。中国生产了全球大约90%的电动平衡车,且60%左右的产品都通过出口的方式销售到全球。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由于电动平衡车行业标准缺失,政策不完善,监管体系也尚未健全,从而导致参与者众多,相关品牌杂乱。从《中国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行业龙头企业纳恩博仅占8.6%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低。

电动平衡车起源于国外市场,由于体积小、驾驶简单,被认为是未来解决短途交通的重要工具,但产品刚推出时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导致始终未能在国外流行起来,直到中国企业进军电动平衡车市场,受益于国内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制造能力,使得产品的销售价格明显下降,迅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电动平衡车为短期快速发展出来的产品,开始时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迅速引起的消费需求,使得短时间内大量的国内企业竞相进入该行业。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实力并不过关,生产出来的平衡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电动平衡车产业在经历爆发式发展到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潜在的产品安全隐患逐渐爆发。

近年来,由电动平衡车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威胁。一段时间以来,电动平衡车能不能“上路”、能上哪些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该如何定责等问题备受争议,这些问题均取决于电动平衡车的属性划定。2020年,中消协发布的消费警示称,电动平衡车产品属性不明确,不当使用风险大。

中消协指出,电动平衡车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在几类非机动车的产品目录之列,而是与滑板、旱冰鞋等性质相近、功能相似,可以看作是滑行工具。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出于道路交通安全考虑,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已经明确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

电动平衡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

数据显示,全球电动平衡车出货量达到1032万台,同比增长23.7%。中国生产了全球大约90%的电动平衡车,且60%左右的产品都通过出口的方式销售到全球。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由于电动平衡车行业标准缺失,政策不完善,监管体系也尚未健全,从而导致参与者众多,相关品牌杂乱。

全球电动平衡车行业市场同样松散,平衡车行业CR5占比达到26%,占比排在前三的分别为纳恩博、阿尔郎、龙吟等。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电动平衡车生产企业,产量占比达到92%左右,且63%左右的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

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3

平衡车市场发展的负面阻力也不可忽视。由于缺乏相关监管标准和政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电动平衡车自身的安全性也有待观察,因此平衡车也尚未被列入机动车范围,不允许上路行驶,这样的现状更是大大限制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电动平衡车的智能化升级必然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产品的安全性、智能化、差异性等都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电动滑板车产业链来看,上游是零部件,中游是电动滑板车生产企业,下游为电动滑板车销售端及消费者。具体来看,电动滑板车上游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充电器、电机、电池、电池保护板等组成,其中锂电池组是动力来源。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预计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全球电动滑板车总产值达12.1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33.41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12.35%。

市场监管总局3月13日发布电动平衡车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聚焦百姓关心关注的消费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选购电动平衡车,应选择产品外壳材料平整,连接部件间无明显间隙,固定件牢固的产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生产日期过长的产品其电池容量将有所衰减;购买前仔细检查电动平衡车的控制调节部件,并在试用时检查产品加速、减速、停止等运动操作。

电动平衡车行业研究报告中的行业数据分析以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描述电动平衡车行业概貌的同时,对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重点企业状况等。报告中主要运用图表及表格方式,直观地阐明了电动平衡车行业的经济类型构成、规模构成、经营效益比较、供需状况等,是企业了解行业市场状况必不可少的助手。更多电动平衡车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态势与品牌竞争研究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