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规划,上海、如皋、等城市积极谋划氢能城市建设,形成了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六大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群。然而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燃料电池和氢能核心技术能力、关键部件与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
【资料图】
制氢概述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当前技术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所在地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制氢手段。
制备氢气的方法已较为成熟,从多种来源中都可以制备氢气,每种技术的成本及环保属性都不相同,主要分为四种技术路线:工业尾气副产氢、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等。利用化石燃料制氢是目前工业制氢的主要途径。在石化、钢铁、焦化工业领域,氢气一般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被当作这些企业的重要化工原料或燃料。
制氢行业发展现状
2021年,氢能等新能源已被写入多省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相关建议稿中,并对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转型进行重点强调,敲定了未来5-10年的新能源发展蓝图。截至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陕西、上海等多省市明确将推动氢能发展作为未来五年重要工作。
根据相关数据,当前国内补贴后的氢价约为40元/kg,结合对氢气产量的分析,现对我国制氢市场规模做出如下预测,2019年我国制氢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7175亿元,到了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800亿元,达到约8802亿元的水平。
2020年中国氢产量约为33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0%,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氢产自煤制氢工厂,制氢业共排放3.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取氢气的国家。报告提到,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能需求将增至3700万吨,2060年需求将超过9000万吨。而且,中国的很多煤制氢工厂将在近期建成,加装CCUS将对这些工厂的减排具有关键作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分析:
在推动重点领域深度减排脱碳,扩大清洁低碳制氢供给,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氢能储运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氢能的高效供给体系,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重型机械设备等的应用,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制氢行业前景
2021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意味着我国将开始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统计,202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已突破2000万吨,预计2050年氢气需求量有望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7倍,达到 1.6亿吨。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须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装备,重视产业化和示范应用,鼓励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构建健康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中国具有领先全球的氢源储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此外煤制氢、工业富产氢、电解水,对应的煤炭、焦炭、合成氨产量以及风光发电装机量均为全球第一,具备充足氢源。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作为电-氢系统的桥梁,中国氢能规划表示2025年绿氢的量达10万至20万吨每年,“十四五”时期将迎高速发展。
目前来看,国内的情况可谓是遍地开花,但大而不强。许多地方政府将氢能领域发展作为一次重要的战略升级、战略转型机遇,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在发展上有不同侧重。只是现在还没有说哪个区域发展地比较拔尖,他们都把地域的资源优势作为切入口,发展氢燃料电池,寻找属于自己的突破点。
想要了解更多制氢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报告在总结中国制氢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制氢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制氢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