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CAR-T疗法研发的药企之一,科济药业-B(02171)在CAR-T领域的研发一直处在国内前列,其核心产品CT053也被认为是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靶向BCMA的CAR-T疗法。不过近日,这个“美梦”似乎被另外一款同类产品所打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6月30日,NMPA官网最新公示,驯鹿生物与信达生物联合开发的BCMA靶向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曾用名:伊基仑赛注射液)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作为国内3款已提交上市申请的BCMA CAR-T之一,伊基奥仑赛此次的顺利获批显然让国内在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科济药业来说,竞品率先一步上市,对其后续产品的商业化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二级市场方面,6月30日,科济药业盘中触及年初至今的最低价9.4港元,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于其商业化方面的隐忧。
(相关资料图)
CAR-T蛋糕正不断变大
虽然CAR-T市场竞品正在变多,但似乎远没到如PD-1这类产品“内卷”的程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经过长期的市场教育,CAR-T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其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全球范围内CAR-T产品的整体销量上升。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全球CAR-T产品在2022年大部分实现增长。FDA目前已批准6款CAR-T疗法,合计销售额达到27亿美元,较2021年的17亿美元增长明显。其中吉利德Yescarta在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67%,其是目前销售情况最好的CAR-T产品,也是首款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CAR-T产品。而国内已公布的药明巨诺CAR-T产品也实现了1.46亿人民币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对于科济药业来说,2022年全球BCMA CAR-T产品放量明显的消息显然更是一个利好。
数据显示,Abecma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BCMA CAR-T疗法,其上市首年销售额为1.64亿美元,2022年销售额为3.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而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Carvykti则在上市首年累计实现销售额1.34亿美元。
不过相比海外市场,国内CAR-T市场的明显还需要持续的市场教育。随着财报季的结束,市场发现国内CAR-T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以奕凯达为例,根据此前数据,截至2022年2月,约100名r/r LBCL患者进入奕凯达治疗流程;根据2022年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月,奕凯达已治疗近300名r/r LBCL患者。也就是说,2022年该产品至多治疗200例患者。
其背后主要问题在于,与其他创新药不同,传统自体CAR-T产品的成本较高,主要源于其需要个性化制备、较贵的进口载体等材料以及产品制备量太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根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期刊Tao Ran作者文章,每剂次CAR-T的生产材料成本约在4.3万美元左右,其中占生产比较大的是CAR-T转导所采用的慢病毒载体以及细胞分选过程中所使用的磁珠。
国内CAR-T成本更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慢病毒、磁珠等高价值耗材前期只能通过进口;另一方面则在于由于国内市场还有待市场教育和市场开拓,生产厂商不得不单独承担较高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相关(后期可通过治疗患者的增多而降低),且传统自体CAR-T产品本身生产无法通过治疗更多患者而摊薄,因此成本才居高不下。
为了加速CAR-T产品商业化,国内也探索出商业险和惠民保险等医疗补充保险等作为解决患者支付能力问题的过渡方案。也就是说,待科济药业产品国内上市,经过改善的国内支付环境将有利于产品的市场销售。
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将是商业化成功关键
实际上,对于科济药业来说,CT053之所以是其核心产品主要在于研发进度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款产品在横向对比上优势更大。
科济药业的CT053新药上市申请是在去年10月18日获得药监局受理。CT053结构是基于慢病毒载体的BCMA靶向CAR-T细胞结构,包含一个完全人源单链抗体、CD8α铰链以及跨膜区、4-1BB共刺激和CD3ζ激活域。目前CT053在美国和欧洲均有相应的临床开展,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CT053的上市申请受理是基于一项在国内进行的名为LUMMICAR STUDY 1的开放、单臂I/II期临床试验。截至2022年8月16日,10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客观缓解率为92.2%,完全缓解率为45.1%;安全性方面,102例患者均报告了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s),AEs主要包括与清淋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其中7例(6.9%)发生了3/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上文提到,在此次驯鹿生物和信达生物的BCMA靶向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前,国内共有3款BCMA靶向CAR-T产品递交了上市申请,且从初步数据来看,3款产品ORR均能达到90%左右水平,整体展现出优于CD19靶点CAR-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这也意味着在最关键的产品疗效上,科济药业的CT053并不能展现出明显优势,并且针对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市场已然出现众多来自双抗赛道的竞争对手。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ASH 2022年会上,强生/杨森公布了其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1/2期临床研究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在接受过中位5线疗法的R/R MM患者中,在接受每周0.4 mg/kg与每两周0.8 mg/kg的talquetamab皮下注射给药后,ORR分别为74.1%和73.1%,且其中位缓解时间(DOR)为9个月或以上。总体来说,Talquetamab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血液肿瘤是双特异性抗体的“最热门”领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在研双抗逾800项,适应症包含血液肿瘤的双抗达到了155个,将近占到了20%。不难看到,多发性骨髓瘤作为在血液肿瘤领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已有多款在研双抗正在布局。
不过在科济药业研发管线中,针对实体瘤的产品却值得关注。由于实体瘤的异质性以及难以组织渗透的特点,CAR-T在实体瘤领域一直有着比较大的阻碍。
目前全球进展最快的实体瘤CAR-T产品便是科济药业的Claudin 18.2产品CT041,针对胃癌和胰腺癌的临床试验已经进入确证性II期。
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信息,科济药业在2022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CT041在美国Ib期的临床试验结果和中国Ib/II期的更新数据,根据早期数据来看,CT041在胃癌和胰腺癌治疗中能达到约60%的ORR,且安全性良好。预计美国II期临床将在2023年上半年启动,2024年向中国药监局提交NDA,2025年向FDA提交BLA。
目前来看,由于国内仅有一款BCMA靶向CAR-T上市,科济药业CT053面临的商业化环境依然较为明朗,加之其针对实体瘤的CT041研发进展领先,未来有望走出一定的差异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