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一份颇具韧性的首季报后, 浙商银行 配股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目前已收官。
浙商银行6月11日公告,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可配售A股股份总数为50.14亿股。本次配股价格为2.02元人民币/股。
在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下,浙商银行新班子2022年率先提出“以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为压舱石”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成效渐显——2022年,该行总资产、营收、存贷款等指标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良率下降、拨备率抬升;2023年,该行一季度营收净利保持双增,问题股东顺利出清。而配股收官,浙商银行发展动能将进一步夯实,反之也有利于促进内生性资本增长。
【资料图】
目前浙商银行配股已顺利完成。该行公告提示,本次A股配股认配率达96.32%,募资97.56亿元。
百亿配股落地夯实发展动能
根据方案,浙商银行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A股+H股)配售,配股价格为2.02元人民币(A股和H股配股价格经汇率调整后保持一致)。浙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浙江省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次配股已出具认购承诺,将全额现金认购配股股份。
配股,是上市银行募集资金补充核心资本的一种方式。在过去数年中较为常见。近年来, 江苏银行 、 宁波银行 、 青岛银行 都成功通过配股融资;今年,还有 中信银行 400亿元配股计划正在路上。
对于本次配股,浙商银行管理层在路演时表示,通过本次配股,可以夯实资本金、提升资本规模,为各项业务的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本保障,促使实现规模和利润增长,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机构测算,若配股全额发行完成后,将对各级资本充足率的增厚1.02个百分点。
对于投资者顾虑的折价配股,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当信用货币环境相对宽裕、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时,配股负向影响或相对较小。实际上,前述3家银行均为折价配股,短期来看,对股价确有影响,但很快这些银行股价在基本面支撑下修复。
从抛出配股计划至今,浙商银行配股历时一年多时间。此前该行高管曾表示,配股让位于分红,因此配股时间会在分红完成以后,预计5月上旬完成分红,争取A股配股在6月30日前完成、H股配股在三季度结束前完成。“高度关注内生性资本增长,希望业务能更好地向轻资本方向转移,同时会根据发展阶段持续推出资本补充计划。”
今年年初,浙商银行重启现金分红方案,拟向A股、H股全体股东派发2022年度现金股息。具体为: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金额2.1元,现金分红共为44.66亿元,分红率为33%。而更早前,浙商银行曾连续两年分红率在40%左右。
重启分红,意味着此轮配股投资者有机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未来的分红。
增强抗周期能力基本面稳定向好
长期来看,上市银行的价值还在于基本面。
作为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之一,浙商银行多年来扎根浙江,服务全国,以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为主,并已完成A+H上市布局。
近年来的经营数据清楚反映出——浙商银行发展整体稳健,盈利水平总体稳定。2020年至2022年报告期各期,浙商银行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3.09亿元、126.48亿元和136.18亿元。
2022年,浙商银行新班子率先提出“以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经营策略,目标是建立一批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客户群体,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入。其背后逻辑在于,银行的经营绩效显著地与弱周期行业资产、中间业务收入、零售贷款占比相关。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压舱石”,将带来更强的抗周期能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构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可以有效地降低“在险稳定”,对于提高单个银行的在险价值和保持整个银行体系的在险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在这一资产策略指挥棒下,在今年充满挑战性的经营环境中,浙商银行基本面保持向好:
一是经营效益与规模双向奔赴。一季度,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7.80亿元,同比增长2.53%。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6.25亿元,同比增长9.91%,增速在可比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
截至3月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2.75万亿元,增长4.77%;负债总额2.5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8%。
二是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有效应对净息差收窄的行业趋势。浙商银行加快零售、小贷及供应链金融布局,扩大中收,一季度,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0.34亿元,同比增加1.41亿元,增长3.62%;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25.56%,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该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营收占比为30.96%,较2022年提升2.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受到市场关注的浙商银行风险化解工作,这两年有明显进展。这首先体现在,浙商银行2022年不良贷款率降至1.47%,比2021年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为近5年首次下降,而且新增业务不良率生成率持续下降。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182%,较年初上升7.58个百分点。
特别是,近期浙商银行问题股权处置获得重大进展——太平人寿、山东国信联合竞得的浙商银行6.33%股权过户完成。这让该行卸下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银行估值有修复空间
今年一季报披露收官后,银行板块引来一波行情,估值有一定修复。
4月以来,银行指数大幅上涨,远超同期上证指数。数据显示,中证银行指数累计上涨6.16%。特别受“中特估”主题催化, 中国银行 、 农业银行 、 邮储银行 3家国有大行“大象起舞”,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市场机构人士看好年中银行股表现,认为在“中特估”主题下,估值有望持续修复,具有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 近日报告认为,银行股有望修复到2020-2021年均值0.7-0.8x前向市净率的水平,相比当前的0.5x隐含30%-50%的上涨空间。
6月以来,银行板块再迎政策利好,国有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此后,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陆续跟随下调,这有助于稳定银行息差,改善银行盈利能力,因为利息净收入仍然是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银行股估值低,是不争的事实。综合市场观点,原因简单来说不外乎集中在几点:经济下行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信贷风险,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让利反哺实体等等。
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景气度与实体经济冷暖密切相关,但真正决定银行价值的在于基本面,这就考验各家银行管理层的智慧,能否准确预判经济形势和行业变化,抓住市场机遇,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将经营策略执行到基层。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较其他银行“走得”更远。
光大银行 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提升银行股估值,银行本身要修炼内功,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要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让股东及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能够有更好的预期。
对于当前的浙商银行而言,今年或是该行“华丽转身”的起点之年——继续实施穿越周期的经营策略、历史包袱已然出清、融资完成获得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