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我十八岁那年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至今觉得当年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8月23日,笔者在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祠堂村见到了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曹佃崇。

1932年,曹佃崇出生在宿迁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家人的照料下,他成长为一位壮实的青年。“我要到部队去,我想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1950年,曹佃崇怀着一腔热血,毅然决定参军入伍。

进入军营后,曹佃崇一心想做一名尖兵,积极参加部队的训练。冬天,寒风变成锋利的“刀”,吹裂了他的脸;夏天,骄阳将曹佃崇的皮肤晒得乌黑发亮……在长达两年多的训练中,曹佃崇咬紧牙关,刻苦训练,将自己锻炼成一名肯吃苦、敢作战的钢铁战士。曹佃崇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一心就想着有一天可以到朝鲜为祖国而战。”在保家卫国的信念支撑下,曹佃崇在摸爬滚打的训练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随时准备为国而战。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战斗开始的当天中午,曹佃崇所在的营区传来一阵紧急集合的哨声。“全团集合,入朝战斗!”只听一声令下,战士们连夜坐上了开往朝鲜的火车。听到命令的那一刻,曹佃崇内心“咯噔”了一下,长期的艰苦训练就是为了此刻,这让他激动得喘不过气。

“我们是从镇江坐火车出发的,坐了好几天的火车才到了鸭绿江江边,到达战斗区域附近已经是7月20日。”曹佃崇当时被分配到炮兵连,成为一名炮兵。在战场上,炮兵的主要任务是摧毁敌方炮兵和指挥机构,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封锁敌方交通枢纽,破坏敌方工程设施等。“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大部队作掩护,我也随时准备为祖国牺牲自己。”曹佃崇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当听到广播中传来战争胜利的消息,曹佃崇心里激动万分。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曹佃崇所在的部队没有立刻离开朝鲜。在朝鲜驻防的岁月里,给曹佃崇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种军号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军号声的引领下,曹佃崇每天都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从不懈怠。

1957年,曹佃崇回到家乡,投身于农业生产建设。“回到家乡之后,我主动申请成为生产队的队长,带着村民们干活挣工分。”曹佃崇说,部队教会了他很多宝贵的品质,他也带着部队的优良作风,带着群众治家致富……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曹佃崇一家从村里搬进了镇上的小区。现在,他每天吃完早饭,还会到镇上的集市转一转。“我现在年龄大了,耳朵有点不好使了,但是我好像还能听到起床号、熄灯号、冲锋号等各种军号声,我仿佛仍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曹佃崇说。(徐欢 丁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