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心脏概述
【资料图】
心脏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泵血,而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肌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不能实现正常的心脏泵血。人工心脏就是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来维持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
人工心脏按功能可以分为心室辅助装置(VAD)和全人工心脏(TAH)。心室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辅助心脏循环的机电泵,安装在患者心脏周围,而全人工心脏则是用新的心室和瓣膜来替换患者的自然心脏。
人类心脏的功能有如一个“泵”,它通过自身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压力,将血液输送到人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旦这个“泵”出了问题,血液循环就不能正常进行,人的生命就受到威胁。当病情比较轻微、心脏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手段。但当病情较重,或由于外伤造成心脏功能丧失的时候就必须采取心脏移植等方法,但是一方面用于移植的匹配良好的心脏数目极为有限,并且很难及时获得,另一方面移植后也存在免疫反应、排斥等诸多问题,且不易部分替代病损的心脏来补偿其部分丧失的生理功能,因而也不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所以提出了设计植入式人工心脏的方法。
相比植入式人工心脏,目前应用较多的介入式治疗手段主要有体外膜肺氧和(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s),前者是通过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的氧合血液供应;后者则是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这两种方法都具有结构装置复杂庞大,不仅不利于患者进行康复性锻炼,而且容易引发严重的溶血和血栓问题,导致患者不得不采用大量药物。
二、人工心脏行业发展现状
世界上虽已进行了几例完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 但目前人工心脏仍处于动物试验为主的研究阶段。但已有的临床应用表明, 完全人工心脏能代替自然心脏功能, 用其较长维持循环是可行的, 其前景是乐观的。
全人工心脏由生物材料研发而成,不需要移植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其内部有一个复杂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系统,它可以监测病人身体内部的变化,并根据病人身体机能需要,改变血液流动,能够根据病人的活动来加速或者减缓血液流动,在机理上是与人类心脏最相近的人工心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人工心脏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目前“人工心脏”技术在国外已相对成熟,在美国和欧洲,每年有2000例左右的患者安装“人工心脏”。外资品牌主要有雅培和美敦力,据悉雅培的Thoratec和美敦力的HeartWare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
此前,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拥有人工心脏的成熟技术,我国尚无同类上市产品,直到2015年,我国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直径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重量与手机相当,这个 “铁疙瘩”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 “中国心”。
三、人工心脏行业投资前景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的心衰患者约1370万,与2000年调查比较患病人数增加了近500万。ReportLinker数据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140亿美元。由于现在美国为心衰领域的主要市场,目前未有任何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内企业正迎来巨大机遇,我国的心衰市场未来将是一片蓝海。
而人工心脏的出现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一线曙光,但人工心脏本身是技术壁垒极高的医疗器械,又称医疗器械“皇冠上的明珠”,涉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精密控制算法、流体力学等,面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医药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政策红利的带动下,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的春天已经到来,蓬勃发展的医药产业也正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一片新的蓝海。
我国的人工心脏研发起步较晚,但近十年发展较快。目前这个领域已经出现不少优秀的玩家,如心擎医疗、永仁心医疗、同心医疗、核心医疗、航天泰心科技、久安心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三款人工心脏获批上市,全国至少有10家企业在研发人工心脏。
未来人工心脏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相容性、磁悬浮技术、真正的内部化动力系统、无线充电、脉动性血流等方面,致力于研究出更加便携、无创、智能调节以及生物相容性及耐久度高的新型设备。
想要了解更多人工心脏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人工心脏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报告在总结中国人工心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人工心脏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人工心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