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截至目前,共发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2599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3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百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介绍我国在公共安全行业制定标准情况。据发言人介绍,目前我国在公共安全领域组建了安全技术防范、刑事技术、警用装备、道路交通管理、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等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公安通信、应用基础等4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凝聚了一支极富战斗力的公安标准化队伍。截至目前,共发布标准2599项。其中,国家标准181项、行业标准2418项;强制性标准598项,推荐性标准2001项,初步构建起覆盖公安业务各领域、较为完整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

公共安全概念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数据显示,2014年中央公共安全财政支出预算2050.65亿元,而实际支出1477.76亿元,实际支出比预算少572.89亿元,只2014-2019年间唯一一年实际支出比预算少的一年;至2019年中央公共安全财政支出预算1797.8亿元,实际支出1839.45亿元,实际支出比预算多41.65亿元;2020年中国中央公共安全财政支出预算1832.72亿元。

公共安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中国公共安全市场空间巨大,视频监控市场高速增长。全球安防市场规模在近年内,持续保持了上涨的态势;同时,中国安防市场规模上涨态势更明显,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市场,呈现了十分强劲的势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家财政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支出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预算13778.79亿元,而实际支出13901.93亿元。超出预算123.14亿元。2020年增加到13862.9亿元,2008年以来我国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10.78%。2017年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达16526.9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至20446.3亿元。

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其明确提出要实施智能安防推广工程,鼓励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集成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编码识别等多种技术的智能安防产品,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安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大众所熟知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稳居全国安防市场前三位,同时也有不少新锐科技企业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涉足安防领域。

21世纪被认为是人工智能(AI)发展的元年,相比其它行业,安防行业是AI技术比较早介入的一个行业,AI+安防相结合衍生的各种安防产品、技术和方案逐渐增多,进一步催化着智慧安防行业的升级。

除了个别重点城市不同应用场景外,AI+安防企业在实际应用地区重合度还不算太高,与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智能安防产业集群也稍有差异,全国AI+安防的应用普及率很低,还有很多城市当前并没有AI企业进行业务渗透。受益于安防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智能安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安全需求升级,政府投资加大安防投入力度。国内的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安防行业的投入力度,我国安防系统建设仍不够完善,安防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提升空间。此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带动着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多方面因素驱动,我国安防产业近期景气度迅速上升,并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前景。

公共安全行业向高科技技术发展

公共安全行业是我国较早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行业之一。1998年,公安部为适应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能力以及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出了“金盾工程”的建设计划和“科技强警”的战略决策。

从现在看,由于智慧城市、物联网概念和反恐防暴形势、民用安防市场、安防出口市场、安防技术延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仍旧能够保持15%左右的增速。随着安防传统技术不断向其他行业延伸,行业发展总体乐观。随着竞争门槛的提升,产业集中度也会随之提高,高中低端产品界线进一步模糊。

想要了解更多公共安全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报告在总结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公共安全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公共安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