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于地理环境,实在是一个门户洞开、无关可闭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想要闭关自守都困难重重。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让中原王朝最头疼的事,就是边境的威胁了。隋唐时期,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就是影响隋唐边境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甚至,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隋朝和唐朝的皇帝,都派出过军队征讨高句丽。
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唐朝成功了,而隋朝却失败了呢?这不得不说一下唐朝采取的策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力虽然是解决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并不是什么棘手的问题都能够用它来解决。
高句丽,在好太王登上王位之后,它的王朝就进入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在此期间,好太王征服了周边的很多部落以及小国,还让新罗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公元427年,高句丽的长寿王继位,他把都城从现在的吉林省迁移到了朝鲜半岛,在平壤城定都。
从6世纪末到7世纪初这段时间,高句丽开始与隋唐频频交战。高句丽国王提倡以征战换取和平,他穷兵黩武,对东北边境的老百姓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导致这一地区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高句丽的崛起,让东北边境变得很不稳定。
然而,在隋唐王朝交替之时,高句丽控制下的新罗却迅速崛起了,攻占了高句丽汉江流域以西的部分领土,这样一来,黄海的出海口就被新罗给牢牢地掌握了。原来依附于高句丽的新罗,因为有了黄海的出海口,终于可以自己做主,直接与唐朝进行贸易往来。
在高句丽强盛的时候,因为他的重压,新罗曾想与隋唐联盟,共同抵抗强悍的高句丽。但是,高句丽却找了北方的突厥人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共同对付中原王朝。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隋唐就曾受到过突厥人的侵袭。
隋文帝开皇九年四月,在灭掉南陈之后,隋朝就要求周边的国家向隋朝俯首称臣。当时,正值强盛的高句丽当然不会屈服,反而,加大力度扩充军备,随时准备迎接隋朝的军队。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高句丽又出兵先发制人,突袭了辽西的营州。
对此,隋文帝大怒,以三十万大军分海陆两军出发,征伐高句丽。后来,因为路途遥远,陆军突遇大暴雨,道路难走,行军速度缓慢,物资供应不上等原因,陆军征讨高句丽只能失败;另一方面,海军因为遭遇海上风暴,也没法到达朝鲜半岛。
从而,导致隋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只能以失败告终。
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突厥人已经向中原王朝称臣,隋炀帝杨广又是一个喜欢四处迅游的人,就跑去巡视突厥汗国了。正是因为此番巡视,隋炀帝发现了突厥人的二心,突厥汗国在暗中与高句丽的使节有结盟活动。对此,隋炀帝大怒,当即下令发兵高句丽。
于是,在公元612年,隋炀帝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陆路和海路,同时征伐高句丽。但是,这次征讨又一次遭到了高句丽的强烈抵抗,隋军溃败。之后,隋朝又发动了而次征伐高句丽的战役,却因为国内农民起义的爆发,而被迫停止了。
唐朝在李世民继位之后,高句丽依旧对其采取敌视的态度。为了防御唐军,他们在辽东修筑了军事。因为,辽东地区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坚决不能让给外族,所以,李世民就发兵辽东地区。但是,在战争初期,唐朝并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为了能够快速打败高句丽,唐朝就从它的盟友--突厥汗国下手,先覆灭突厥,让高句丽没有后援。之后,唐朝又与新罗结盟,联手对抗高句丽。
除此之外,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还看到了海军在征讨高句丽战争中的重要性,开始增加对大唐海军建设的投入。因为,高句丽本身处于朝鲜半岛,唐军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行军之后,就会疲惫不堪,对抗高句丽也就变得力不从心了。
于是,加强海军建设势在必行,建成后海军从山东渡海,直接就能够到达都城平壤。到660年,唐朝攻灭了百济,使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并且,在高句丽中也有不少的亲唐分子,且权势巨大,如果,稍加利用,则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这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唐军就开始发动对高句丽的征讨。
公元666年,渊盖苏文去世,他的长子渊男生到前线视察军情,被自己的兄弟陷害,说他已经投降了唐朝。因为,他们的父亲渊盖苏文在高句丽权势独大,渊男生的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就利用手中的权势,逼迫高丽王下旨抓捕叛逃的哥哥。走投无路之下,渊男生只能够投靠唐朝。
另一方面,因为渊男生投靠了唐军,唐军就掌握了高句丽所有的军事部属,更有渊男生的带路,一路下来唐军是战无不胜。那些高句丽的守卫军队,看到唐军中有渊男生都不敢反抗,除少数负隅顽抗的军队外,其余的大部分军队都投降了。
后来,唐朝又控制了高句丽王,利用他的力量劝降了很多亲唐的势力,连当地的僧人都主动打开平壤城的城门,让唐军进入。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到此,高句丽这一边患问题,就这样被完美的解决了。
征讨高句丽时所用的战略、战术不同,也解释了隋、唐征讨结果的差异。
参考资料:
【《北史?高丽传》、《东夷传·高句骊》、《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