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海南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覆盖4700多所学校、约250万教育人口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美丽海南我行动”专场在海口召开。围绕日前印发的《“美丽海南我行动”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入学校、进课堂,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覆盖全省4700多所学校、约250万教育人口。

生态文明教育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在幼儿园,针对幼儿特点开展绿色教育,引导从小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在中小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开设《生态文明》《海洋意识教育》《海南地理》《海南历史》等地方课程,系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并设置相关专业加强专门人才培养。

依托海南丰富生态资源,我省还设立了一批校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热带雨林、红树林、海洋环境保护等系列科普宣传、研学实践活动。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15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181所学校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范绪锋介绍,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统将以《行动计划》为指南,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见行动、见实效。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塑造绿色心灵。以生态文明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重点开展节约教育、环保教育和省情教育,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学校宣传主阵地,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全面提升知晓率、认知感和参与度,提升生态环保意识,让每个孩子胸怀“绿水青山”。

开展生态文明活动,养成绿色习惯。发布“生态文明倡议书”,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地球日、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日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行动、校园“四个一”绿色低碳体验活动等;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海洋、湿地等各类生态景观,开展自然教育主题研学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绿色家园”活动,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创建绿色校园。建立健全具有海南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着力打造“红色人文、绿色生态、蓝色海洋”育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校园创建工作,以评促建,推动学校健全节能、节水、节粮、禁塑、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以建设生态教育示范学校为抓手,将绿色校园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设立绿色校园学生监督岗,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践行的风气,争做美丽海南建设的倡导者、参与者、践行者,为谱写海南自贸港生态文明新篇章、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张琬茜)

(海南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