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在青岛,再生水让城市河流重现生机。每天有近30万吨再生水注入李村河、海泊河等城市河流中,让河流“活”起来,“清”起来,“美”起来。五一劳动节,让我们走进再生水的“修复地”——青岛水务集团环境公司,看看污水处理厂劳动者们的早中晚。


(相关资料图)

时间:上午9时

地点:生物池

都说“春雨贵如油”,但在化验员看来,雨天却并不是个太受欢迎的天气。一大早,娄山河污水处理厂的李俊和鲁瑜拿上取样瓶,穿上雨衣,顶着下了一夜的春雨和肆虐的风,前往生物池进行例行的取样工作。化验数据是污水处理厂工艺调整的基础依据,取样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化验员应根据生产工艺调控的需求,在生物池上选取合适的取样点进行水质化验。尽管室外的风雨很大,地也有些滑,他们依旧在池子上走了很多路程,根据生产需求选取多个点进行取样。他们将取样器抛进池中,顶着强大的风阻提起水样,装进一个个取样瓶中,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三个点位全部取完。雨点打在他们脸上,让视线有些模糊,但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驱使他们在恶劣天气下也脚步不停,始终如一地在本职岗位上坚定前行。

时间:15时10分

地点:粗格栅间

无论何时路过粗格栅间,里面似乎总是安静的。但如果不走近去看,甚至不能发现里面有人在工作。与同此时,貌似空无一人的格栅间里,维护一班班长张振正带领维修工王百福在埋头无声的疏通栅渣输送机。

粗格栅,是污水进厂的第一道关口。格栅能将污水中的较大杂物留在此处,通过栅渣输送机归集至指定位置,为后续污水处理扫清障碍。尽管现在设备自动化程度相较之前已大幅提高,但有些工作还是要依靠人工的力量,这一次便是如此。

在发现输送机运转异常后,维护车间员工立即停机断电,随后打开盖子进行排查。他们顶着难闻的异味,迅速用棍子扒开堆积的垃圾,仔细观察螺旋情况,最终判定是由于输送机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塑料袋、编织袋,致使螺旋被缠绕,栅渣无法及时排出所致。他们毫不犹豫,直接下手用小刀一点一点耐心将缠绕的垃圾分解处理,半个多小时以后,输送机终于恢复了正常,两人也随即赶往了下一个工作地点。

时间:凌晨2时26分

地点:进水区域

深夜,正在厂区巡视的值班员张传乐的电话突然响起——“系统报警2#变配电信号丢失,泵类设备已全部停止运行,请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中控值班员急迫的声音传来。2#变配电是整个进水区域的源动力,一旦停电,进水液位随之升高,厂外道路将存在冒溢风险。

张传乐和同行的阚宝强即刻赶赴现场进行确认排查,将故障线路情况上报,随即进行了线路切换,给各个配电柜送上电,并来回奔波在进水区域,将20台设备重新复位。一切就绪之后,他们通知中控远程开启进水泵,厂内运转也恢复了正常。

凌晨的天气格外的凉,值班员们穿着的单衣却都已经沁出汗来。一切就绪后,两人都松了口气,相视一笑,继续向下一个巡视区域出发。

三幕场景,不过是无数个日夜中的几个瞬间,却是“洗水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的行为缩影。他们是劳动者,亦是追梦人。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水质的达标排放,他们在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中晚,履行着专属于自身岗位的环保承诺,追寻着让城市更美丽的生态梦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