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腾讯为青少年打造的公益节目《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新"航天探索"特辑,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为孩子们分享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科普空间天气、月球探测、天体物理等方面前沿知识,激发青少年科技探索和创新热情,为实现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凝聚青春力量。
在"嫦娥五号"实物模型、返回仓和月壤样本前,杨孟飞院士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成就和建立月球科研站的美好愿景。他告诉孩子们,"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总共带回1731克月壤。这些月壤就像是一本历史书,每一粒尘埃都能讲述那个星球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月球科研站将来会成为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航天器可以从月球起飞,飞往火星或其他更远的星球。人类将一步一步抵达月球,抵达火星,抵达小行星,抵达木星,抵达太阳系边际,直至到达更深、更远,无限深、无限远的宇宙!
王赤院士结合《流浪地球2》中的太阳氦闪危机,向青少年生动讲述了"空间天气"对地球、月球、火星等星体的影响,以及在恶劣的空间天气环境下,地球的磁场如何像一个保护伞一样挡住太阳风和高能带电粒子,为人类"遮风挡雨",分享了发射"夸父一号"卫星观测太阳,通过"微笑"计划、子午计划等工程建设观测空间天气的实践。他希望新时代青少年能有宇宙视角,对日月星辰保持好奇和想象,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发现宇宙空间奥秘。
人类在宇宙中是不是孤独?我们的宇宙邻居在哪里?我们能不能找到第二个"地球"?面对孩子们的"天问",汪景琇院士从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引入,以天体物理学知识引导孩子们认识太阳系,探讨"生命宜居带"需要具备的天文学条件,激励孩子们享受天文学的发现之美,在探索中尽享"美学的欢乐和科学的挑战"。
4月25日,王赤院士和"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还将携《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分别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第六中学,与怀抱航天梦的青少年面对面交流。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航天探索特辑将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官方平台和微信、QQ、腾讯视频等10余款腾讯产品"青少年模式"中首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在学习强国、中小学生智慧教育平台专题推荐,并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官方平台播出。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和责任。航天科普是《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的重要内容方向。自2021年9月推出至今,项目制作、收录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赵坚、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等科学家的精彩航天科普内容,引领青少年逐梦星辰大海。走进《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青少年既可以"遨游"于火星、月球等地外空间,领略神奇宇宙的无尽风光,也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纵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感受航天精神。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