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考古汇”26日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资料图)

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北距平坦垴古城北墙570米,南距桃河1300米。水井位于桃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北为福安小区,东为洪东小区,南为青年街,西为洪城北路,东经113°33′58.2",北纬37°52′32.0",海拔697米(图一)。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平坦垴水井J1位置示意图

一、层位关系

由于后期人类活动及安置房项目的施工,水井上部无存,导致水井开口层位情况不明。目前水井井口距地表深约16米,井底距地表深约25米。根据水井所在地区的地质勘探报告来看,地基土自上而下共可分为8层,参照地基土各层的厚度来推算,距地表深16米的位置大体处在第③层(层厚8.3~20.6米)和第④层(层厚12.3~27.5米)之间,即可能距地表深约14.5~26.8米;距地表深25米的位置处在第④层之中,据此可推测,水井的现状开口层位最可能处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地质勘探报告中指出第④层为褐色~红褐色卵石层,从发掘情况来看,井底为红褐色卵石层,说明井未完全打破第④层,底部仍处在第④层之中。

二、水井结构

水井可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图二),口、底相若,直壁,局部倾斜,平底,底部凹凸不平。口径近5米,底径5米,残深9米。井圈是用支护木层叠垒砌而成,井圈与井壁之间紧密贴合(图三)。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图四),从井口清理状况来看,在每根支护木中部外侧相对应的井壁上,都掏挖有一个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壁坑(图五),井圈口径4.5米,底径4.5米。支护木多为柏木,基本保持木头原状,有的支护木上甚至还整体保留有树皮。在上下叠摞的两根支护木的接触位置,部分层位经过人为的修整加工,不仅扩大了接触位置面积,而且还保证了接触位置的平整、稳定,同时为了保证井圈之间衔接紧凑以及每层井圈的整体水平性,木柱之间局部地方还用铁斧、木板、木棍来找平、挤压(图六)。支护木由柱体、榫、卯组成,榫、卯位于柱体的两端,支护木长1.70~2.0米,柱体长1.40~1.60米,榫长0.05~0.25米,卯长0.16~0.22米。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图二平坦垴水井井口

图三平坦垴水井内部结构(自井底向井口拍摄)

图四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榫卯衔接

图五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外侧中部壁坑

图六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之间垫平

三、井内堆积

推荐内容